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孝治天下 儒学家谈忠孝(2)

应当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认真反思,情况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好转,传统的伦理逐渐得到了重视,社会风气出现了明显的好转,但总体上讲,现在仍有必要在重新认识传统忠孝理论的前提下,对青少年加强“忠孝”观的教育。 
    记者观察:请你谈谈孔子儒家的“忠孝”内涵,以及对当今的指导意义。 
    杨朝明:孔子儒家倡言“忠孝”,乃是基于对人性、人伦与社会的深刻思考。要延续好新时期的忠孝情结,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应当对于孔子儒家的忠孝观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首先,人们往往将“忠孝”与三纲五常、与所谓“主张等级制度”等同,影响到了人们对忠孝情节的良好延续。其实,孔子和早期儒家都倡导修己,强调“为政以德”,尤其注重君上的道德典范作用。孔子认为,人在不同的位置上有着不同的社会责任,人们身份不同,社会责任和义务也不同,故君、臣、父、子都应当“做好本职工作”,使个人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每个人都能以道德自律,各安其位,各行其职,方可实现国之大治。 
    从儒学的理论上看,早期儒家都非常重视“礼”,“礼”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认真研究孔子“礼”的思想,不难发现其内涵非常丰富,其实质在于社会的和谐与秩序。但后人似乎对于孔子“礼”的思想缺乏全面准确的把握,尤其“五四”以来,很多人往往将孔子“礼”的思想等同于“封建的礼教”,认为孔子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从而对其持坚决的否定态度,看来也是一个很大的偏颇。 
    孔子时代,“天下无道”,他希望恢复西周初年的礼治秩序。为此,他强调人人遵守礼的规范,希望人们要有仁德。孔子强调“仁”显然是为了“礼”,所以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具有了仁德,才能真正使社会归于有礼和有序。于是,孔子要求当政者做到“为政以德”,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所说的都是有位在上者应发挥表率作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