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法国唯物主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逻辑前提(1)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曾这样揭示近代哲学的发展进程——“近代:霍尔巴赫——黑格尔(经过贝克莱、休谟、康德)。”[1]显然,列宁是把以霍尔巴赫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当作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形成前的一个必经阶段,并把它看成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逻辑前提的。
    如何认识这一逻辑前提的作用呢?一般认为,法国唯物主义为19世纪辩证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大量思想材料。这种材料,有从正面提供的,也有从反面提供的。所谓从正面提供的,就是一些关于辩证法的猜测;所谓从反面提供的,就是它在发展以机械论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形而上学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局限性。这种区别有其合理性,是一个必然的分析过程。但分析之后还应有综合,因为法国唯物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是一个统一的有机过程。从认识发展史的角度看,正因为法国唯物主义把近代机械论的形而上学发展到其逻辑终点,成为像恩格斯所说的“18世纪的纯形而上学的、完全机械的唯物主义”[2],才导致了这个派别中许多辩证法思想的萌芽。普列汉诺夫说得好:“在自然,道德或历史方面,18世纪的‘哲学家们’都以相似的方式,带着同样的缺点,从同样的形而上学观点向辩证法接近。”[3]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这一过程。
    一  极端的机械论导致对矛盾对立的猜测
    机械论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和反对神学与经院哲学的斗争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但是,18世纪前的哲学家,几乎都没能把机械论的原则贯彻到底。他们或者认为除按机械原则存在的物质实体之外,还存在着遵循意志自由规律的精神实体;或者保留了最高的精神实体——上帝,来承担“第一推动力”的责任。
    与17世纪不同,法国唯物主义把机械论贯彻到底了。从量的方面看,它既不承认有脱离机械运动规律的精神实体,也不承认有机械运动之外的“第一推动力”;在宇宙中,“一切都是依照机械的法则、特性、配合、物质的改变而运行的”[4]。在笛卡尔那里,动物是机器,但是有自由意志的人却不能全部归结于机器;在法国唯物主义这里,人也成了纯粹的机械装置。机械论在量上的完全胜利,就提出了一个质的问题——运动源于何处?它的动力是什么?对于17世纪的哲学家来说,物质世界除非引一个设计者、推动者,它是无法自行运转起来的。现在,法国唯物主义把机械论贯彻到底了,却因此得出了物质自己运动的结论。霍尔巴赫写道:“既然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整体,在它之外什么也不能存在,因此自然只能从它本身得到运动。”[5]运动,无非“是一种必然从物质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存在方式”[6]。同时,既然物质都不能超出机械运动的法则,那么运动的源泉也只能是机械的——“物质是由于它自己固有的力而活动”。[7]这里就是近代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逻辑终点。说运动的源泉是物质“固有的力”(“力”的概念本身就是从力学借用过来的),这无异是说,物质是因它固有的运动而运动的。这话虽不错,但只是无用的同语反复,只是自身无差别的绝对肯定。然而,在当时,如果不是极端的机械论,就不可能达到物质自己运动的认识,因为那样人们仍然可以到世界外部去寻找非机械的、精神性的外部推动力。法国唯物主义在运动观上,“对它的先驱们的机械论来说有重大突破”[8],因为它得出了物质自己运动的结论。 
    然而,只承认事物的自己运动,并不直接就是辩证法的思想。这只是辩证认识的一个必要前提,因为承认不承认运动的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才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水岭。法国唯物论者中已有人接触到这个问题了。他们注意运动的源泉和动力何在的问题,因为逻辑上一贯的机械论不能靠外部非机械的动力来推动。霍尔巴赫就把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看作是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指出:“看起来是僵死的和没有能力的事物,只要使它们相互作用,它们自己就会运动。”[9]依据辩证法的观点,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正因为各个事物都有其内部矛盾性,才能产生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霍尔巴赫不懂得事物的内在矛盾性,从而在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因问题上停滞不前了。
    但是,相互作用的范畴已经站在了真理的门口。一方面,相互作用范畴的使用,必然促使人们进一步去寻找介入相互作用的某一事物的作用力是怎样来的;另一方面,事物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本身也构成一种矛盾,即:事物与他事物的矛盾,这可以向内部矛盾类推。黑格尔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曾说:“推动的力否定地与自身相关,所以它在扬弃其外在性时,它也是在建立;但它只有通过事先建立(前提),即具有一种与它对立的力,才是如此;这就是说,它只是在自身中具有一个外在性,即只有在被推动的情况下,它才是推动的。换句话说,它只有在它被推动去成为推动的情况下,才是推动的。因此,反过来说,那第一种被推动的力,也只有当它推动另一种力去推动它,即那第一种力时,它才是被推动的。所以两者每一个都从另一个获得了冲击;但那作为能动的、给予冲击的力,就在于它从另一种力获得了冲击:它所获得的冲击是从它本身推动的。”[10]这段活说得虽然迂腐、笨拙,但意思还是可以理解的,即只有把作用力归于自身,才能解释相互作用,我们在法国唯物主义最杰出的人物狄德罗那里,就可以发现这种认识了。
    狄德罗在相互作用的背后发现了更深刻的原因。他认为,物质运动的源泉就在于分子的能动性,“每一个元素都因其不同之点而有其天赋的、不变的、永恒的、不可毁灭的特殊的力;……物体内部的这些力对物体以外有作用:从这里便产生出宇宙中的运动或普遍的骚动。”[11]这就是说,分子内涵的、固有的力引起分子从内部向外部的活动,引起其他分子作用于它的活动,正是分子的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体的运动和普遍的联系,“作用于分子的力是会消耗的,分子内部的力是绝不会消耗的。”[12]不仅如此,狄德罗还把“抵抗作用”和吸引力同样看作“是每一个分子的内部的力”。他认为:“如果没有这个抵抗作用,在运动之前便不能有冲击,在冲击之后便不能有停止了”
    [13]。狄德罗在这里企图用分子内部活动力的吸引与抵抗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来说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说明一切事物的运动。当然,狄德罗并未在分子内建立实在的矛盾体,尽管他相信吸引与排斥都是分子内部的“活动力”,但这只是把一个力从两个角度看,而没有把吸引与排斥看作是分子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因而他的哲学从根本上讲并未超出机械唯物主义的范畴。但是,就其吸引与抵抗作用的结论看,狄德罗关于对立导致运动的客观辩证法已经比较明显了。这无疑是下启德国古典哲学的。
    与法国唯物主义同时代的康德,“用了引力和斥力这两种力来说明大自然的有秩序的发展”[14]。并且,康德还发现了矛盾产生的必然性,但是他却否认矛盾的普遍性,认为矛盾只存在于自我意识中,并非自在之物的属性。谢林在法国唯物主义和康德的启示下,并利用费希特的对立斗争原则,首先提出了矛盾运动学说。在谢林看来,对立的不断产生和不断消除,必定是一切运动的最终根据。但是他并未把矛盾运动的思想贯彻到底,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这仍然是形而上学的。黑格尔在谢林的基础上更为精湛地阐述了矛盾运动学说,他说出了在唯心主义范围内能说的一切。他反对关于先有绝对同一,然后才有矛盾对立的观点;断言同一中即潜藏着差别、对立,同一、差别和对立是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而矛盾则是—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15]。但是,矛盾辩证法学说的前提却潜藏在形而上学的法国唯物主义那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