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儒家贤能政治思想与中国贤能推举制度的发展(2)


    儒家人性平等的理论为贤能政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任贤使能,不拘一格拔擢人才在当时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开明政治措施。其实质意义在于破除血缘宗法等级及其他关系而根据本人的实际才能来提拔荐举录用,这与儒家的人性理论密切相关。儒家人性平等的理论是对人性论的重要贡献。贤能政治就是从儒家人的本质共同性理论生发出的必然要求,因而在选贤任能政策中内在地凝聚着儒家哲学思想的精华。
    是否人人都具有成为贤能人才的可能性?如果只有一部分人具有这种能力而另一部分人则没有这种能力,或是由本性注定了不能培养贤德才能,那就还是未能改变政治的垄断特征(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就是只有部分人享有公民权利,只是部分人的民主),只有人人都具有成为贤能人才的可能,才能打破贵族政治的垄断特征,使贤能政治为社会广泛认可与接受。
    先秦儒家的人性理论即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正是回答了这一个问题。
    先秦儒家的人性理论是围绕着人的本质问题展开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孟、荀都肯定人性或人的类本质的共同性。孔子首先从哲学-教育学的意义上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命题。这一命题的蕴涵并非清晰凸出,不免带有感性色彩①。但从整个命题的分析来看,“性”无疑指的是人的自然生理心理机制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进化积演而形成的人的潜能素质,类似于“绘事后素”中的素质。人的潜能素质都是相似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学习、开发程度的不同、方向不同,才导致人的分类差异。这一命题表明孔子基本上认为人人都具备追求理想、塑造自己的能力。人们“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吾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孔子把君子品格的重要内容的仁看作是人人有能力践行的,没有“力不足者”,可见孔子确实是承认人人都有足够的力量完善自己的,并不只限于某一“类”特殊的人。孔子和一切富于理性启蒙精神的早期思想家一样,积极鼓励人们开拓自己的才智,把自身的完美的现实性推进。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不同社会阶层(类)的人都有权受教育,实际上就是都有权培育提升自己的品格及人格。这种教育实践活动必然要激发对人性本质问题作进一步的哲学探索②。孟子、荀子就是沿着孔子开启的路线在与其他各家各派的争鸣中发展深化人性理论的。
    孟子、荀子著名的“人性善”与“人性恶”之争构成人性思想发展史上的必要链环,丰富了人性理论的内容③。不过孟荀关于人性善恶的歧异并不影响另外一个问题的成立,即二人都认为人的本质是共同的。孟子认为,如果人可以归类的话,那么“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既然是同类的,就应该具有共同的类本质,“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上》),这种同类表现为具有共同的感知判断力,有同美焉,即:“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④心也应该是相同的。心既然是相同的,为何还有圣人与普通人之分呢?孟子的解释是:“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孟子·告子上》),即圣人是首先发挥了人自身能力的人,那么普通人有没有能力也达到圣人君子的地步呢?答案是肯定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关键在于“为之而已”,如果“弗为”则不如人。如果说孔子的“有教无类”尚隐含人的阶层区分特质的前提,那么孟子的“尧舜与人同”(《孟子·离娄下》)的看法就把圣人君子与普通人归为同一类,破除了圣人君子的等级身份特征,并从内在于人本身的,人人皆具有的各种能力的努力发挥程度来判别人之高下。普通人只要能像圣人那样努力发展自己的本性,就同样可以把自己提高到尧舜那样的境界。“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下》)。作为人来说,其本质能力是同样的。圣人君子也是一切人可以追求达到的,只要“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孟子·告子下》),“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这样,孟子就以人性相同为依据,使理想人格从社会身份中分离、独立出来,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放在个体“有为”的基点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