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臧乐源】哲学的生命力 (3)

三、哲学的党性原则要与科学的批判精神相结合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批判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世界观,这是《文史哲》办刊的又一特色。50年代的《文史哲》,就发表了多篇批判胡适资产阶级学术观点的文章,不仅剖析了胡适的政治思想,而且从哲学的高度,批判了胡适的实用主义和唯心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⑷批判胡适的这些文章,鲜明地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战斗风格和它的生命活力。
    毛泽东同志指出:“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间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在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作斗争中发展起来,而且只有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⑸无疑,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在斗争中而且只有在斗争中才能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规律。在这里要把握以下两个极为重要的思想。第一,在世界和中国还存在着阶级斗争的情况下,阶级斗争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中,还是相当尖锐和复杂的。思想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剥削阶级就会去占领。不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就是剥削阶级世界观,没有任何可以调和的余地。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在同剥削阶级世界观作斗争中,才能巩固和扩大自己的阵地。如果听任剥削阶级世界观泛滥,无产阶级思想的阵地就会缩小、削弱。坚持批判剥削阶级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存在之必须和生命活力之所在。那种妄图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调和哲学领域中两条路线斗争的观点,绝不能认为是正确的。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斗争中发展,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斗争中,为了彻底驳斥那些错误的东西,必然要正面阐述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方面的理论观点,使之更加具体,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斗争中发展的理论依据。从实践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是在斗争中发展的。这包括两方面的情况:一是某些重要的哲学思想,是在和论敌斗争中,得以阐述的。例如,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就是在批判马赫主义及其在俄国的追随者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斗争中,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真理论,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提出了“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并深刻地论述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二是在和论敌的斗争中,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方面的内容,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例如,《反杜林论》一书,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恩格斯在和杜林的论战中,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自己的结构体系。这正如恩格斯自己所说:“这样,对象本身的性质,迫使批判不得不采取同这一对象的科学内容即同杜林著作的科学内容极不相称的详尽程度。但是另外还有两种情况可以作为这一详尽程度的理由,一方面,它使我在这本书所涉及到的各种极其不同的领域中,有可能正面地发挥我对争论问题的见解,这些问题在现时具有较为普遍的、科学的或实践的意义。这在每一章里都可以看到,这书的目的并不是以另一个体系去同杜林先生的‘体系’相对立,可是希望读者也不要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种见解之间的内在联系。我现在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我在这方面的工作不是完全没有成效的。”⑹
    今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旗帜鲜明地批判剥削阶级世界观,批判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散布的种种谬论,诸如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过时论、真理多元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精英政治”论等。如果在这些谬论面前沉默,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失去了战斗活力;如果容忍这些谬论泛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丧失阵地。
    鉴于历史的教训,对错误东西的批判,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说理态度。对错误的东西要全面研究,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力压人。这样才能批判得深透,才能真正批倒错误的东西,肃清其流毒。另外还要坚持两点论。例如,对于个人主义的批判,既要肯定其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历史进步性,又要剖析其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反动作用。那种主观武断、斩头去尾、无限上纲的批判方法,无损于错误的东西,只能表明批判者的无能。我们要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要求去做:“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决不能让它们自由泛滥。但是,这种批判,应该是充分说理的,有分析的,有说服力的,而不应该是粗暴的、官僚主义的,或者是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的。”⑺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和科学的批判精神,必须统一和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