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上下求索:文化哲学的问题与出路(7)

首先,就文化批判的现实维度来看,文化既然指涉的是人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它就必然涉及到人的活动的不同方面如生产、消费、交往和思维活动在内的对象性活动总体。现实文化批判的目的在于为社会生活注入一种价值理想和人文关怀,这一点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背景之下尤为重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的确出现了商品经济全面渗透(包括向文化渗透)的趋势。因此,文化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向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低头屈服的倾向。在今天,社会文化的创造愈来愈成为一种受经济利益驱动的世俗化的行为,人们对文化的需要已主要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而是一种消遣性的娱乐官能需要。而当文化失去了自身存在的自律性和独立性的时候,必然导致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失范现象,并坠入“怎么都行”、“跟着感觉走”的泥淖。所以,通过有效的现实文化批判,是人们在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事物的否定性理解,进而让社会生活葆有一种和谐稳定的价值诉求,即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其次,守护并承接文化传统的目的,在于确立我们的文化基点,从而有效回答“文化批判立场的人文基础如何”,真正的人文精神总是和传统文化的血脉相贯通的,并且是在与传统的对接中愈来愈将其普遍文化价值凸显出来。进一步,这种普遍文化价值在面对新文化的实践中,才能有效地担当起价值范导的作用。人文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一种社会舆论或激情,还要基于一种人类历史意识去预设一种可公度性的形而上标准。因为人作为一种类存在,必然要认同一种普遍的价值规则,唯有这种认同,人类作为“类”的文明才得以延续。很显然,我们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传统之中,去提炼和借鉴文化资源来构筑这种人文基础。这里必须克服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中性智慧,去不抱偏见地面对各种世界性的文化资源,发掘辨析其深厚的文化传统与时代价值,从而为当下的文化实践和社会发展提供启发和服务。(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
    文化哲学:一种新的哲学形态    丁立群
        一
    文化哲学在当今国内学术界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然而,热中也有令人困扰的事:人们对文化哲学的理解见仁见智,难以统一,以至于文化哲学研究在内容上已经被泛化。一般来说,一个学科在产生之初存在一段时间的多元理解,似乎无需大惊小怪。但是由于文化概念的宽泛性以及文化哲学的实践品格,人们对文化哲学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门学科产生之初所具有的多元性,从而在认识上产生了一些混乱。这对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