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知性的哲学家:荀子(5)

这就在人性恶的立论上,将礼的教人,法之治之有机统一起来。荀子是以“正名”的逻辑的方式,以人性恶为理论原点,得出了“隆礼重法”的治国管理模式。从而将他的理论与儒的精神,法的意识相量通,同时又没有董仲舒“天人合一论”方式的牵强与神秘,完全以极清晰的理路来思想人生,社会问题。这也体现出荀子强烈的知性精神。
     三、对“求知”过程本身的研究       (一)虚一而静棗求知的心理状态。
    对于这个问题古代哲学家中,唯荀子极为重视,并作了详尽的描述。“人何以有知识?曰,心。心以怎样的方式获得知识?曰,虚一而静。”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一谓之一。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而静,作之则。将须道者,虚之。虚则入。将事道者,一之,二则尽。将思道者,静之。静则察。……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夫恶有蔽矣哉?”(《解蔽》)说得很明白,求真知的心态;第一要虚心,不怀偏见、成见;第二要去一,在全面而区分出重点;第一静心,不心猿意马,不为各种心理活动所搅扰。
       (二)产出谬误的认知心理的原因:
    “故人心譬如槃水,……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小物引之,则其正外易,其心内倾,则不足以决粗理也。”认识上之所以产生谬误,心理原因就在于心思不定,不能专一静思。下一段对于由于心神不能定,不能专心认知产生谬误描写极佳:“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后人也:冥冥蔽其明矣。醉者越百步之沟,以为跬步之浍也;俯而出城门,以为小之闺也;酒乱其神也。……故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远蔽其大也。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高蔽其长也。水动而影摇,人不以定美恶,水势立也。瞽者仰视而不见星,人不以定有无,用精惑也。有人焉以此时定物,则世之愚者也。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一切谬误都是由于外物扰乱感觉,使心神不能虚静专一,以致产生认知上谬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