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儒家“和”思想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借鉴意义(1)

论文摘要:本文简单分析儒家“和”思想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说明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习进步、事业成功、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等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的和谐,应当把促进人际和谐摆在重要位置。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其中应当特别注意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等方面。 
    “和”是儒家哲学中的重要思想范畴之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任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携手并进,团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起着积极作用,要达到“和”的思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中“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中要起到基础作用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1.人与人的和谐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 
    2.处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其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儒家伦理思想提出了需要协调的五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妻关系、长幼关系等,所谓“五常”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和谐”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3.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稳定发展的基础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