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浅论亚里斯多德的科技伦理思想(3)

三、科技“中道”论 
    “中道”是亚里斯多德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范畴,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中道”作为他所崇尚的至善境界,同时也是他哲学的方法论,反映在其科技伦理观中,表现为适当地把握科学技术的“度”,以求达准确而适当的科技规律性。他认为,对于科技活动的“事实”来说,“中间就是真实的”,故而可以说,中道就是真实。“中道或中间既然是真实的,那它就应成为衡量科学成果的标准。”他指出:“人们对优秀成果的评论,习惯说增一分则过长,减一分则太短。这就是说,过度和不及都是优美的破坏,只有中道才能保持它。”“如果每一种技艺或科学都注意于中道,并且使其工作达到中道的标准,那么他们一定会使它们的功能发挥很好。在此,“中”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表现为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和本质属性,“中道”作为符合事物存在及发展的规律,不仅是指导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指导人们德性修养和实践的有效途径。而且他指出:“德性作为对于我们的中庸之道,它是一种具有选择能力的品质,它受到理性的规定。这种理性属于道德理性,它是通过理性涵养而使情感、意志、欲望都能体现理性的普遍性,使情感达到恰好,行为达到适宜,实现“中道”。对于科技活动而言,以“中道”为标准工作,意味着在自然操作和德性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中道”,即德性,这就要求科学工作者一方面要服从理性或原理即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要服从伦理德性的规范约束,使之成为道德伦理的实践活动,实现善的目标。否则,过度和不及都会引起美德向恶行的转化。科学家的行为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使情感和行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达到道德上的至善。此外,亚里斯多德把最高至善的“中道”境界,又视作科学家们的大度风格。他说:“恢宏大度的人便是这样,不及于此的人就不免卑躬过度,而有过于此的人则不免浮华不实。只有“不随便赞美”,“不说长道短”,“宁愿要美好但无利可图”,“徐行缓步”,“语调深沉以及谈吐平稳”,才是格守中道的表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