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浅谈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科学发展的启示(3)

 三、道家知足知止的适度发展思想,为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道家看来,人类私欲的膨胀是导致自然破坏、引起社会动荡的最大祸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即世界上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知满足、不知适可而止;世界上最大的错误莫过于贪得无厌、放纵欲望。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要把握好这个“度”,在“度”的范围内行事,才会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我们要“知足知止”,把自己的欲望保持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能被物欲所牵累,不能贪得无厌,即所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不辱就是提醒人们要节制物质欲望,避免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要考虑世界。知止不殆,就是说在追求发展时,保持适度的增长,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界生态环境的承受限度,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能“去甚、去奢、去泰”。“甚”、“奢”、“泰”皆过限之词,即是指“贪图无厌,私欲无止,富贵荣利迷惑其心”的意思。将此思想引之于科学发展,则可以理解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科学发展的具体途径是人类通过克服自己的私欲、贪心,使其行为符合适度的原则,而不要无限制地过度掠夺自然。
    面对当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人类虽不能完全按照老子的“复归于朴”的原则,返回到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原始社会,去消极地适应自然,以保持人与自然的静态和谐。但是,人类在反省现代生态危机中已认识到,这一严重后果都是由于人类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无限制地乱伐森林,过度地使用土地和草地,过度地开采矿藏和地下水源,过度地捕捞水产和捕猎野生动物,过度地施放工业污染物,过度地自我生产等行为所造成的。于是,现代环境科学家自觉地吸取了道家的生态智慧,提出发展经济的“适度”原则,主动主张节约,有限度地利用和开发白然资源,反对为了满足人类的无休止的欲望而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从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在这方面,《道德经》崇俭抑奢、“知足”、“知止”的思想,包含着对科学发展的社会至为重要的价值观。只有兼顾当代人的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地球上其它生命的利益,才能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的亲和关系,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