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浅论亚里士多德与孔子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3)

四、现实主义与先验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一种德性天然生成,而是在反复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美德的形成问题上,特别强调社会实践和行为的训练,这可以说体现了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又一特点:现实主义。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第二卷(第19-23页)这样说:“把哲学称作求真的学问(epsteme),也是正确的,因为理论哲学的目的是真理,实践哲学的目的是行为。尽管哲学也要探究事物(etwas)的性质如何,但它考察的不是永恒和自在的、而是相对的和时间性的对象”。这表明亚里士多德要强调的是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的不同:它的根本任务不是为了求知,尤其不是为了寻求万事万物第一根据那种意义上的真理性知识,尽管不是完全与“知识”活动无关的,因为它“也要探究事物的性质如何”。只能说,这种“探究”不以“知识”为目的,而以“行为”为目的。以行为为目的的意思是说,你知道“事物如何”,你就要让它如其所是地成为那样;你知道什么样的生活好,你就要尽力去实现这样的好的生活;你知道什么是善,要进而把这种善在行动中实现出来。他以这样的实践行为与苏格拉底的知识就是美德的主张划清了界限。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知识、理智对于人的美德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因此他反对柏拉图“知识即美德”的观点),还必须要有实际的训练,养成在习惯中正确选择的习惯,才能真正地形成美德。也就是说,美德必须把理智和道德的习惯统一起来,必须包括正当的目的和良好的习惯。例如,一个人要形成勇敢的美德,不仅要有勇敢的知识或理智,还必须在实践中反复训练,养成克服恐惧感的习惯。他说:“道德的德性是习惯的结果”。(栖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291页)因此,他认为德性不是天赋的,自然只给予人以接受德性的能力(潜能),只有习惯才能使其变成现实。良好的品质只能来自相应的实际行动。人们不经过教育和训练,不会自然而然地作出适合于中道要求的行为。 
    孔子也主张德性的后天培养,他强调“学而知之”(《季氏》),主张“学以致其道”(《子张》),认为一般知识和道德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但是,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有“生而知之者”(《季氏》),并自称“天生德于予”(《述而》),体现了在知识、德性来源上的先验论倾向。而且,孔子所说的“学”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即增加知识,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这里的“志于学”实际是“志于道”(《述而》),孔子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总之,孔子所倡导的“学”,归结到一点,就是“学道”。用其学生子夏的话来说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笃志”即坚定对“仁”的志趣,是修养的思想前提。他强调了修养的内心活动,“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通过接续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的希腊伦理思想传统,建构了具有德性主义、理性主义、中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特点的伦理学体系,这些特点在与孔子的比较研究中显得尤为明显。(作者:彭艳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