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试论“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建构(1)

论文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解决当今经济发展面临的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本文从当代生态伦理视角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理论建构,探求“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全球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激化,生态问题已成为目前人类所关注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问题。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是树立科学生态观,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探求我国“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历史渊源概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代,就有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赘德。”明确提出“天人协调”思想的则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后来孔子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与天地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的“天命论”,从天道和人道的整体和谐来考察人的行为的合理性,用伦理态度对待自然。老子提出“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自然观,要求放弃人为,顺应自然,认为放弃人为可以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汉代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在儒家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将人类的伦理视野推广到天地之间,即认为道德伦理不仅存在于人际之间,也存在于天地生态系统之间,且天地生态系统这种伦理关系是“与生俱来”。宋代的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概念。 
    可见,“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世界的有机生成而不是机械组合性,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界与人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追求天地整体的和谐。倡导人类合理地利用自然事物,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无限制地、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界,破坏自然界。因此,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西方近代思想相比,中国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今这个复杂世界的真实情况,也更有利于指导人们正确对待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寻求最后的庇护所。 
    “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内容,它既是一种宇宙观、伦理观,同时也是一种生态观。那么,“天人合一”思想中具体包含怎样的基本内涵呢?季羡林先生在为《为了无告的大自然》一书作序时曾指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也就是说,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可见,“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人与万物同质同源。“天地之大德曰生”,人与自然万物都是“天地和气”的结果。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人与万物是同质同源的,人只是天地中的一部分,并不在自然之外,所以人与万物可以相互比附,相互感通,这样人在天地宇宙中也就必须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来行动;反之,若不按照自然规律行动就会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 
    天道与人道相通不二。虽然从天地生人的角度看,人只是自然中之一物,但是“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而人的独特之处主要就在于,人之心性可以与天地相通,这样“天道与人道实一以贯之。宇宙本根,乃人伦道德之根源;人伦道德,乃宇宙本根之流行发现”。所以人应当有“与天地参”、“赞天地之化育”的胸怀,因而作为为人之道的伦理道德不仅要关注人事,而且也要注意协调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万物纳入伦理的视野。 
    以追求和谐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个存在论的命题,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论的命题。从价值论的视角来看,这一命题把追求和谐作为一种至高的价值目标,而和谐的根据不在人之外,就在人自身,所以追求和谐就成为人生的当然使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追求和谐就是实现“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的大同世界;从个人安身立命的角度追求和谐就是获得一种至善的人格规定,这在张载看来就是要达到“民胞物与”的境界。这种人生价值追求,意味着人已经贯通、超越了“天——人”、“物——我”、“内——外”、“上——下”的界限,真正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将个体的生命托付于宇宙大化流行的规律中了。 
    由前述可知,“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视天人为一体,强调天道和人道,强调自然界和人的紧密相连,追求天、地、人整体的和谐。当然,我们应该承认,经过数千年传承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其自身的演化过程中,既有积极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有消极、芜杂的成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思想确实含有朴素而丰富的生态伦理意蕴,有其对生态、对自然的深刻体悟。我们之所以可以寻求“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一个基本原因就在于,“天人合一”思想能够自觉地对生态学进行科学认知。基于此对其进行现代生态学的注释并引入大系统的观念,以生态系统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建立“仁民爱物”的自然观、“一体归仁”的人道观和健全的人性。 
    “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构建思路 
    “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包含生态伦理的丰富内涵。因此,可以从三方面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现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建构。 
    (一)“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关系建构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生态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统一体。而人仅仅是处于生物圈层中生物链顶层的消费者,是自然界整体中的一员,是自然界系统整体之中的一个局部要素。 
    人是自然界的主体。人作为自然界中最高产物,不仅具有自然存在物的特征,而且还具有其它的自然物不具有的特征。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动物仅仅依靠本能的行为和自身的机体改变去适应环境,并由此获得它所需要的生存资料;而人是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活动去改造外部自然,能动地把外部自然作为自己的活动对象,有意识地创造出合目的、合意志的对象性存在,以此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时,人同物关系的地位和性质就发生了转换,人把自己从一切存在物中区分出来并提升为主体,同时把外部世界,自然对象变成“为我而存在”的客体,人同外部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便转换成为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生态伦理角度看来,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的生存是平等的。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的生存,而自然的生存也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干预下的生存。人的生存首先是与自然界休戚与共的。 
    因此,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不能仅仅以功利的眼光看待自然,即以狭隘的实践态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应立足于实践、认识、审美三个层面相统一的高度去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三个结合即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结合,人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结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