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太平经》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解读(2)

“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要“安天地”,就要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此外,《阴符经》开篇即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观天之道”就是认识自然规律,“执天之行”就是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人类的本领就在于此,所以说“尽矣”。若不懂得自然规律,凭主观意志盲目行事,便如《道德经》所言,是“不知常”,必然“妄作,凶”。而在道教看来,“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天道无为,任物自然”,万物都有按照道赋予它的本性自然发展的权利,人类不应该随意对它们进行杀戮,阻碍它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应该“与天地合其德”,对万物“利而不害”,辅助万物成长,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 
    为了在对自然物采取的各种行为中正确地贯彻适度消费的原则,道教主张以“道”观物,反对以“我”观物。以“道”观物,实际上就是从宇宙整体的角度来审视万物,而不是从人类自身利益出发,导致干预自然的行为。而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往往会诱发连锁反应,有时以意想不到的形式,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二、《太平经》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太平经》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丰富的,作为一种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它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意韵又有宗教文化的特色,具体而言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慈心于物的道德认知 
    《太平经》生态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善待众生,或者说是慈心于物。这首先表现为它对万物的基本态度是尊重生命。它讲物种的保全、讲生命的平等、还讲到物的神性等,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对万物的关爱之心。《太平经合校》卷三十《草木方诀第七十》:“草木有德有道而有官位者,乃能驱使也,名之为草木方,此谓神草木也。治事立愈者,天上神草木也。下居地而生也。立延年者,天上仙草木也,下居地而生也。..生物方诀第七十一》:“生物行精,谓飞步禽兽歧行之属,能立治病。禽者,天上神药在其身中,天使其圆方而行。十十治愈者,天神在其身中,天使其圆方而行;十九治愈者,地精方在其身中;十八治愈者,人精中和神乐在其中。此三者,为天地中和阴阳行方,名为治就疾使者。…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用之也。故万物芸芸,命尽天,根在地,用而安之者在人;得天意者寿,失天意者亡。凡物与天地为常,人为其王,为人王长者,不可不审且群也。”在《太平经》看来草木与禽兽都是上天再生之德的一部份,是有神性的。它们都是“命尽天,根在地”,而“用而安之者在人”,也就是说对自然万物的生杀欲夺的大权不是在人而是在天,人不仅没有权利去随意处置自然万物,而且还应该善待自然万物,因为,善待众生不仅是天意也是人积德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德行高深的人才能终成正果,得道成仙。因此,人要慈心于物。 
    2.仙道贵生的道德情怀 
    关于贵生的思想在中国的秦汉时期甚至更早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在《吕氏春秋》中对个人生存意义的讨论,显现了个人优于社会的价值观念。它说天下虽然很重要,但不能以天下危及个人的生存,“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生养生之道也”。作为思想大融合的《吕氏春秋》中的贵生思想似乎是源于极端个人主义的杨朱,但它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主义的生活态度了,而是把个人生命的高度重视,生活方式的自然安逸,养生之道的“用其新,弃其陈,揍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都通通的贯穿在一种似乎来自宇宙的原理上。 
    道教建立“道”化生万物的宇宙观,强调天地万物与人同源同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从而构建了作为道教生态伦理基础的生命平等观及其贵生思想。“天道无为,任物自然”,贵生是道教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理念,也是道教文化的核心内容。《太平经》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强烈地体现了贵生的思想。道教的贵生是泛指一切生命体的,因为,“大道”化生万物,上天有好生之德,因此,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是人顺道而行的重要标准。《太平经》积极的强调物种的保全,强调人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强调节欲,规劝人要顺道而行,慈心于物等都很好的体现了它的贵生思想。《太平经》强调人对自然万物的爱护,如:动植物和人一样有“三急”;人对自然万物只是用而安之,而没有生杀的大权等,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热爱。其实,贵生在道教中不仅是一种提倡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一种美德的象征,因为,只有行善积德的人才能得以长生,这种长生是上天对人善行的一种奖励。 
    3.劝善成仙和神明赏罚的宗教实践方法 
    《太平经》作为一种宗教典籍它的实践方案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对于能按天意积德行善的人,上天是会给予奖励的,反之,就会遭受惩罚,不在今生,就会在死后,不在自身也会在后人身上体现出来,这就是“承负说”。《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解“承负决”:“…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恶,或有力行恶反得善,因自言为贤者非也。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也,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遁者逃亡也,故主死生之会也。如行善不止,过此寿谓之度世。行恶不止,不及三寿,皆夭也。胞胎及未成人而死者,谓之无辜承先人之过也。……”世事万物受承负之灾的影响,人积德行善最大的体现就是应和上天之气,应和上天之气最为关键就是要顺应上天的法则,具体表现为自然万物作为天地调和的产物人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去任意的践踏和毁坏而是要应和这一法则,这也是免去承负之灾的根本,:“…欲解承负之责,莫如守一。守一久,天将怜之。一者,天之纲纪,万物之本也。思其本。流及其末。” 
    “承负说”是《太平经》的又一个重要内容,是其行善劝善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行善就会得到上天的善待,会惠及子孙后代,反之则祸及后世。道教对人性的态度上是偏向于性恶论的,正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对人主动的行善不抱有太大的希望而主张通过借助于外力的手段来达到让人行善的目的。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对生命永恒的认识,按两条线索发展:一是在群体的共存中努力寻找出个体生命的永恒价值;另一是从天地自然和天生万物的观点出发,把生命之内质复归到天地的本体,企图从中找出生命永存的途径,即“人与神不隔,人与人不隔,人与物不隔”。在《太平经》的环境理念中以“生”为宗旨,以“太平”为目标,以节制有度为行为的基本标准。《太平经》对生态问题的思考方式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合而为一,偏重感性的思维方式。虽然它把问题地最终解决归于宗教的神秘主义力量,但它对问题本身的思考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物有神性的思想。作为被无神论思想影响多年的中国人.对其它生物的尊重态度.已经是荡然无存了,在人对其它物种大肆毁灭的今天,古老典籍的一些思想观点也许会对我们的精神面貌作一些改变。如何让这古老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它能对今天的环境问题地解决作点贡献这就是我写作的目的。(作者:顾建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