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生活儒学关键词语之诠释与翻译(6)


    13、有:you / the Being (not the God) 
    在中国上古的观念中,如果说“是”指向形而下存在者,那么“有”就指向形而上存在者。老子所说的“万物生于有”、“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四十章、第一章)就是这种含义用法的典型。
    许慎《说文解字》对“有”的解释,极其意味深长:“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这就是说,“有”即不应当有,犹如日蚀、月蚀之不正常。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有,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称,引申为凡有之称。”意谓“有”的本义乃是“不当有而有”。这就意味着:形而上存在者是不当有的。为什么不当有?这在今天看来应该是很清楚的:有是对无的背离,形而上存在者是对存在的背离,这种背离失却了本真。将形而上者视为“莫须有”的东西,这在今天看来实在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观念。
    这种意义的“有”可译为:the Being。但须注明:这并不是一定指谓上帝。
    由此,我们便确定了汉语表示“存在”观念的“是”、“有”、“在”在英语中的对应译法:
    在(存在):    Being 
    有(形而上者):the Being (not the God) 
    是(形而下者):this being / the beings 
    与“有”相对的是“无”,可以译为:the Nothingness。上文已经谈过,在中国上古的本真观念中,在即无,无即在。
    14、思:think / thinking / thought 
    不论是在原创儒学、还是在生活儒学中,“思”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例如孟子论“思”:
    (1)形下之思:思的主体和对象都是形而下存在者。例如,“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告子上》)这里“思”的主体是“人”、“人人”,即一种形而下的存在者,故其所思的对象也是形而下的存在者。又如,“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离娄下》)周公、三王当然都是形而下者:圣人并不是神。
    (2)形上之思:思的对象是形而上存在者。例如,“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这里的“仁义礼智”是说的“德性”(四德),在儒家心学中是指的作为本体的人性,即是形而上者。此处之“思”,即是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反思”(reflexion)。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就是这种形上的反思,因为这里的“诚”所指的是“万物皆备于我”,即是作为形而上者的德性本体。孟子所说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上》),其“思”也是形上之思。但儒家所谓“诚”并不一定是指的形而上者,有时也指作为存在显现的本源情感——本真的仁爱,上文谈到的《中庸》所说“诚”能“成己”“成物”、“不诚无物”就是这种意义。
    (3)本源之思:存在之思——思无。例如,“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告子上》)这里的关键在于“思则得之”,此“之”指代“天之所与我者”、“大者”,即指德性本体;但在孟子心目中,这个本体其实是被“立”起来的,而立的途径即“思”;因此,“思”显然是先行于作为形而上者的本体的,故此“思”决非存在者之思,而是存在之思、本源之思。
    不过,这些不同观念层级的“思”,都可以这样翻译:动词译为“think”,动名词译为“thinking”,名词译为“thought”。生活儒学的代表作《爱与思》,即可译为“Love And Thought”。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