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儒家的妙观察智:知人之明(3)


    四
    《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进行描述,体现了孔子的观人识人的智慧,值得今人参考。东海在此也根据自己的经惗提供几条小人的特征如下:小人都是利益主义者,拜金拜权,利益至上,以利益为成功的标准;都是厚黑主义者,崇尚谋略,崇拜邪恶,以厚黑为成功的秘诀。(例如将商鞅、李斯、秦始皇、毛泽东等等视为成功典范和崇拜对象。)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是他们的常态。
    小人都是利己主义者,而且往往是恶性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同时,杀一人而得天下不为也,毫不利人专门利己,但有底线,不损人,这是杨朱派的良性利己主义。恶性利己主义者则无底线,为了利己,不惜损他人害社会坑天下。
    小人追求、服从“利”外,还追求、服从、崇拜“力”:权力和暴力,故欺软怕硬、欺弱怕强,无“力”的时候特别低三下四,一旦掌握了权力或拥有了暴力,又特别肆无忌惮唯我独尊。
    小人不论有“力”无“力”,都喜欢搞小动作,写黑信、告黑状、下黑手、操作黑箱、颠倒黑白。即使侥幸高踞权力顶峰,“力”大无穷,仍要对国民大搞权术大搞阴谋,美之名曰“阳谋”,还口口声声“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实质上是不要光明正大,专搞阴谋诡计。
    小人没有担当不负责任,不愿为社会、为他人甚至不愿为家庭负责,为自己的言行不愿负责,能推则推,能逃则逃。那些喜欢在网上捕风捉影谎谣攻击而又匿名蒙面者,无疑都是小人。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小人恰恰相反,擅于表面文章,大德从心所欲“出入”,小德倒可能“不逾闲”,比君子还要君子。同时,小人所见者小,喜欢根据小德细节论断、攻击他人,抓住一点无限上纲无限放大,甚至没有把柄也要“创造”把柄去损人整人,以此为乐。
    小人很容易成为各种异端外道乃至歪理邪说的热心推崇者、宣传者和维护者,或真心实意视之为真理,或别有用心视之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同时,因缺乏理解正知正见的智慧,又认为正知见、真道德于私利有弊无利,对圣贤对道德特别反感。 
    骂孔孟、侮圣贤、辱大人、反真理于他们家常便饭而已。
    小人各种各样,或有知识而无文化,或有聪明而无智慧(所以往往沾小便宜吃大亏、以损人始以害己终),或有地位而无尊贵(小人得志,依然是卑贱小人),总之是无道德,不懂道德的内在性和对自己的重要性,不知以之自律、自养、自乐、利益自己。
    五
    君子小人,有行迹相似而实质不同者,殊不易辨。例如,幽默与滑稽(滑稽为优伶之态),质朴与粗野、严谨与局迫、恭敬与卑下、风流与下流、倜傥与轻浮、勇敢与莽撞、自信与自傲、豪放与粗俗、谦虚与虚谦、纯真与幼稚、中庸与庸俗、慎重与怯懦、大智慧与小聪明、坚持真理与固执己见、大智如愚与大愚如智等等等等。这都有赖于妙观察智的“观察”。
    另复须知,要提防小人,又要把小人与恶人适当区分开来。小人掌握了权力或拥有了暴力,当然不得了,难免穷形恶状,不得志的小人反而好一些。如果君子在上圣贤在位,势利小人也有可能拥护支持圣贤,谁占上风就帮谁,而且也有可能逐步变好、“长大”,因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
    法治社会,小人也不容易变坏-----不是不愿,是不敢,无利有害的事,小人是不干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能够避免犯罪但没有羞耻心。法治比专制、人治好,终究不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好。注意,齐之以礼的礼,包括法律的公正和制度的优秀。法律制度不良,非礼也,就谈不上德治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