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儒家安心之法(1)


    章太炎先生幽禁于钱粮胡同时,以禅观制心,将唯识学引入中国的孔孟老庄,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理论体系。吴承仕将太炎先生的口义记述为一百六十七段文字,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菿汉微言》。按照现代的说法,章太炎的佛学观念属于真常唯心系,承认如来有“真我”,也就是“如来藏自性不变,即是真我,是实是遍是常”,如来“真我”,也就是《大般涅槃经》所谓“常乐我净”。不落言诠,付诸体认,借助于《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的思维模式,这里的“我”是指真如心,是超越对待的,“既无对待,故不觉有我;即此不觉,谓之无明”。而佛陀所说“无我”,是为了破斥数论、胜论的看法,而不是为了与通俗相争。数论、胜论所执著的“我”是“阿赖耶识所变我相,五蕴所集我相,非实非遍非常”,其根源在于“无始无明”。“无始无明”的意思是“因无明而心生灭,因生灭相续而优时分之相”。可以说,太炎先生的安心之法,是佛教如来藏系统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
    与章太炎先生的如来藏解读路径相反,吕秋逸主张“心、“性”对举,“本寂心之性”为净。之所以出现不净,因为客尘所染,而客尘的真实性则是空。而所谓如来“真我”属于中国佛教如来藏系统的理论结构,与印度唯识系统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吕秋逸将《大乘起信论》视为“伪论”,这是各自佛学派系不同所致。然而,对于儒家理论的理解,吕秋逸亦误读之处。《谈“学”与“人之自觉”》一文(《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一,第448—453页。)认为荀子“完全就纷乱之情欲以言人性,所见者浅”,而孟子所认识的是“心性”,故而下出这样的结论——“两家虽同宗孔,其真能发扬光大孔门‘仁,人心也’之宗旨者,仍孟说而非荀说”。
    吕秋逸的论据是《荀子·性恶》中的“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在这段论述中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也就是生存本能基础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属性中争斗的一方面,为了防止社会秩序的混乱,必须建立一套约束机制,也就是“治人”的方法,来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礼”。看到这里,我们并不能盲目地说荀子的“心性”思想不够精致。事实恰非如此,荀子在发明“本心”(借用孟子的概念)方面与孟子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荀子·解蔽》中引用的“人心之危,道心之微”,以及荀子论述的“心未尝两也”等理论依据,见于《浅述“心统性情”的理论来源及其归宿》中的“荀子学派有关‘心’的‘一’、‘ 二’性质的论述”,兹不赘述。孟子、荀子对于“心性”的把握,与《大乘起信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这是儒佛共通之处。然而,二者对于如何安心这一生活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