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理探讨(1)


    印度佛教移植中土之後,长期间曾与代表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儒道二家相互冲击,彼此影响,终於导致大乘佛教的逐步中国化,道家与宋明心学一派的禅宗化,以及三教合一思潮的兴起。
    多年前我构想过「生命十大层向与价值取向」模型,自下至上分成身体活动、心理活动 (以上合成最基层的身心活动)、 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知性探索、审美经验、人伦道德、实存主体、终极关怀与终极真实等十大层面,并就各层一一考察生命的价值取向现象及问题课题。(注1)如果连同这个模型与大乘佛教的根本原理,即「二谛中道」理念,借来说明两千年来儒道佛三教又分(对立分歧)又合(契接融合)的微妙关系,则大致可以说, 大乘佛教旁助了儒家世俗谛(包括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知性探索、人伦道德等层面),在宋明理学的理路发展上有其胜义谛 (包括实存主体、终极意义与终极真实等三大层面) 意味的自我义理深化或奠基;同时又与庄子为主的道家,在胜义谛层次有所交流契接,终将道家转化之为我所说的「禅道」 (The Way of Ch'an)。(注2)另一方面,儒家对於大乘佛教始终构成一大冲击,尤其在人伦道德乃至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层面逼迫印度本位的出世主义逐渐转向世俗人间,旁助了中国大乘佛教思想家认真探讨并设法解决「胜义谛如何落实成就於世俗谛层次」的具体实践课题,以便重新发现发掘「二谛中道」的真谛深意出来。
    依我管见,大乘佛教与儒道二家交流沟通的最大成果是在,「心性体认本位的中国生死学与生死智慧」之形成,於此不难发现三教合一的真正理趣。拙论的旨趣是在,继续推演去年(一九九三)出版的《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基本论点,特就实存主体、终极关怀与终极真实等三个生命最高层面以及价值取向,针对儒道佛三家的分合所在进行哲学的考察,且对三家契接会通所由形成的「心性体认本位的生死学与生死智慧」,予以哲理性深层探索,藉以提示进一步能够发展成为「现代(人的)生死学与生死智慧」的理路理据。
    据我所知,在中国儒道佛三教论衡史上,虽曾有过一些代表佛教传统的高僧大德或思想家,意图进行三家的会通融合,却未找到三教合一的真正理趣。(注3)他们多半或因未能通透大乘佛教的多层义蕴与深层义理,或因急於维护佛法而抗拒儒家的世俗伦理,或因谋求与儒家伦理之间的妥协,或想一味「以佛化儒」、「以佛释儒」,不但无助於三教合一,反而时生相反的效果,引起儒家的反击。三教合一思潮到了明代最为显著,但从主张三教融合或同源最强有力的,宏(莲池大师)、真可(紫柏大师)、德清(憨山大师)与智旭( 益大师)等四位明代佛教代表人物的有关论著,不难看出肤浅的折衷努力有余,思想的创新则大大不足,根本完成不了三教合一的使命。中国佛教各宗到了清初,巳丧生气,导致萎靡沈滞的局面。自清末杨文会的佛教复兴运动直至太虚和尚的佛教戒律改革(甚至到了今日台湾佛教),中国佛教界所关注的是本身的(僧伽制度、经论研究、教学改善等等的)现代化课题,既无力亦无心顾及有关三教合一的「佛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心课题。
    我在《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以及其他自著多处,引用过憨山德清《梦游集》的下列一段法语:「从上古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於生死外别有佛法,非於佛法外别有生死。所谓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所以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只在了悟自心。以此心为一切圣凡十界依正之根本也。全悟此心,则为至圣大乘;少悟即为二乘;不悟即为凡夫。」憨山大师在这里很能扣紧释迦以来「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的佛教终极关怀所在,挖出整个中国大乘佛学 (尤其以明心见性为唯一法门的禅宗) 的根本义谛。但他并未进而以此「心性体认本位的生死学与生死智慧」作为必要线索,探讨三教合一的哲理,却以佛释儒的方式做表面文章,如在《大学纲目决疑》,以悟得「自己本有心性」之人为《大学》所云「大人」,以「自己心体」与「我本有之性」训释「明德」,以「悟明自性本来无善无恶之真体」为儒家所倡导的「至善」。如此,他不过是以禅悟为主的大乘佛教之理,去重新诠释儒家世俗伦理的「胜义谛」基础而已,并未针对生命的终极课题,亦即死亡的精神超克或生死对立的破除问题,去发现儒佛(以及道家)虽不同源,但殊途同归的个中道理,令人叹惜。他在《梦游集》中极力主张「三教同源」,谓「三教圣人,本来一理」,「三者之要在一心」,似乎抓到了三教同归(却非同一源头)的契接点,亦即我所说的「心性体认本位」。但他急於折衷(却非辩证地综合)三教之异,主张「儒以仁为本,释以戒为本,若曰孝弟为仁之本,与佛『孝名为戒』,其实一也。……是故三教圣人,所同者心,所异者迹也。以迹求心,则如蠡测海;以心融迹,则似芥含空。心迹相忘,则万派朝宗,百川一味。」憨山如此以「所同者心,所异者迹」等语,混同了儒家的「涉世」、老庄的「忘世」与佛教的「出世」,尤其混淆了儒家的世俗伦理与佛教的戒律,不但彰显不了三教同源,反而显出自己三教折衷论的思维限制。(注4)不过,我们在憨山上述一段有关生死的法语,可以找到三教同归的思维灵感,联贯到他所强调的「一心」,就能建立具有现代意义的「心性体认本位的生死学与生死智慧 ,而为儒道佛三教终极合致的「一贯之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