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气节问题漫谈(5)

第二个,朝鲜战争后自愿选择留在中国的美军战俘,有21人。据一份调查报告说:“开始的新奇感过后,由于语言不通,他们中有的人开始想家,并通过各种途径回到美国”。中国政府根据人道关怀自愿原则,陆续放行。其中除一人一直留在中国外,有20人全部返回了美国。他们一回到美国,就被陆军逮捕,作为叛国罪,被审问关押;虽然时间不长,最后被无罪释放,但背着叛国者的恶名生活,拒绝接受采访,担心他们的朋友和邻居知道他们的过去,不想再被人叫叛国者。其实知耻感也是一种做人气节的真实表现。
    这个案例说明,美国战俘虽有选择权,但一回到本国,仍得按法律接受叛国罪审查;而在无罪释放后,道德层面的歧视和谴责并未消除,使他们不敢接受采访,谈论过去的事。有人偶尔上电视,电视台主持人就会问他是不是个间谍。这都说明民族气节问题,在一般美国人那里也是同爱国主义组合在一起的,虽然法律上没有这样的条例。
    (作者钱伯城为古典文学研究家、上海古籍出版社原总编辑)
    ■主题链接
    朱自清论“气节”

    ●气节是我国固有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着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书人或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
    ●气和节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
    ●在专制时代的种种社会条件之下,集体的行动是不容易表现的,于是士人的立身处世就偏向了“节”这个标准。在朝的要做忠臣。这种忠节或是表现在冒犯君主尊严的直谏上;有时因此牺牲性命;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忠而至于死,那是忠而又烈了。在野的要做清高之上,这种人表示不愿和在朝的人合作,因而游离于现实之外,或者更逃避到山林之中,那就是隐逸之士了。这两种节,忠节与高节,都是个人的消极的表现。(费思明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