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郭店儒简的礼乐思想研究(1)

郭店儒简中,真正正面论述礼乐的文献并不多,但是,笔者以为,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却无不与礼乐有深刻的联系,或者说,无不以礼乐为行文达意的背景。礼乐的精神在郭店儒简中,主要表现在性情修养的层面和宗教超越的层面,隐微而深奥,“极乎天而蟠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涉及到了先秦儒家哲学中最为玄妙的东西,是值得我们深究的。  
    一 
    王国维先生说,古代的“礼”字像“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观堂集林·卷一·释礼》)《说文解字·示部》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因此,“礼”的理解首先应该从宗教的层面来进行挖掘,因为“礼”直接来源于宗教,植根于宗教。对此,荀子说得十分透彻:“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荀子的论述,解析起来,可以划分为宗教的形而上的层面,和政治伦理的形而下的层面。宗教化,使礼崇高起来,庄重起来,严肃起来;政治伦理化,则是礼繁密起来,现实起来,实用起来。 
    在先秦儒家的文献中,最普遍的观点是,礼,产生于男女之别,肇始于婚礼之中。《礼记·昏义》说:“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婚礼者,礼之本也。”《周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礼造端于夫妇的论述似乎与礼的宗教起源有相左之处,但是,先秦儒家还以为,夫妇是天尊地卑、阴阳大化的表征,而且婚礼直接上承于天地神明的交合,“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由此看来,礼造端于夫妇与礼起源于宗教的说法,实际上具有一致性。 
    《尚书·尧典》载,伯夷典三礼;《礼记·礼运》又说,礼义以为纪。可见,有史以来,中国的统治者们从来都没有忽视过礼的重要性,从来都是把礼视为家国天下生死存亡的大纲:“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上》)这主要是因为“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赡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监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荀子·王制》)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的角度,深刻地阐述了礼之所以在古代中国根深蒂固的原因。 
    但是,礼的宗教性在先秦儒家思想的体系中,并不根本性地取决于它的起源,而是取决于它的思想本质和哲学形态。儒家哲学的本质,或者说,它的哲学形态是以一种天人冥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就从灵魂的深处规定了礼的本质和样态:“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上以顺天地鬼神,下以合人情人心。因此,礼的神韵在“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礼记·礼器》)《论语·学而》也说得很清楚:“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一个“和”字,把礼的内涵点描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了。 
    先秦儒家哲学概括性地讲,可以称之为人学。先秦人学的基本形式就是孔子的“为己之学”(《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郭店儒简中,这种学问体现在《五行》、《穷达以时》、《成之闻之》、《性自命出》、《尊德义》中。为己之学的关键,在于现实的道德践履,必须“忠”而且“会”(《语丛·三》第63简),由“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论语·里仁》),由繁而“独”,由多而“一”,由偏而“集大成”,最后“舍体”超升,上达于神明,与天道冥合。这种由现实的践履上达神明的中介,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来讲,就是通过“礼”的“祭”来实现的:“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之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只是,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次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礼记·礼运》)这样一来,“祭”就成了“为己之学”的修炼过程中的一种上达于天的主体心态:“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礼记·祭义》)怀着凄怆之心、怵惕之心,合诸天道,“乐以迎来,哀以送往”,实际上就是对“我”的主体性的宗教性超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