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周易雅正》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周易》(3)

四、《周易》三步曲
    五经之首《易经》中的《周易》本经作为通行本,是经历演卦、系辞、定本三个阶段五百余年的锤炼才最终成型的。
    1、演卦:周文王被拘羑里七年中演八卦而成六十四卦。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其中“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一句,从文句上看,“易”的概念既可以是后来定型的追述,也可以是文王之前已经存在,在此当为前者。
    关于易的历史,影响较大的有两个,一是“三易”说,根据目前的资料,所谓的夏有《连山》殷有《归藏》不足为信,并且,既然文王时才推演出六十四卦,那么同样以六十四卦为结构的《连山》、《归藏》早于《周易》也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此上古“三易”说可以忽略。
    另一个是“三代”说,首见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易》曰:宓戏氏仰观象於天,俯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於殷周之际,纣在上位虐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於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繫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
    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易》更三圣是作者对上古易学史的一个总结。班固先是引用《系辞》的话,认为伏羲创八卦为一圣;然后指出《周易》的创作背景,将演卦作辞的文王尊为二圣;再推崇解易、传易功绩卓著的孔子为三圣。然而,把伏羲作为八卦的创始人,是追远托古之说,我们至今没有发现时间早于文王的八卦资料,所以对此前的八卦原委也就无从说起。
    《周易》比较有谱的记载是从文王演卦开始的,直到演出六十四卦,易学体系才算完整确立。汉以后有个从《周易》创作角度划分的“三圣”,即演易作卦辞的周文王,作爻辞的周公旦,传述发扬《周易》的孔子。与司马迁的记述相比,周文王又多了个作卦辞的功劳;与司马迁的记述相比,这里又多出来一个作爻辞的周公旦。那么实际情况会是怎样的呢?
    从史料中很难有直接的证据,这里只说我从蛛丝马迹中梳理出的结论:周文王的贡献是首次将八卦演绎为六十四卦,并按卦宫将六十四卦组合成一个有序的体系。当时的卦序已经不可考,但性质上当类似于帛书卦序的排列,用于卜筮,下面附录布易先生绘制的帛易卦序图作为参考(见附图)。
    周文王年轻的时候做过太卜,主管龟卜之事。《益》卦六二谈到此事:“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当时龟卜还是庙堂正统,五行占、八卦占等则属于民间小术一类,周文王孜孜好学,博览杂收,当于此时对各种占法有所涉猎,这才有了后来对六十四卦的创演。六十四卦体系的建立,开创了新的卜筮格局,从此龟卜不再独领风骚。
    
    
    2、系辞:文王也许有零星用六十四卦占卜的事例,但毕竟没有形成系统文本的意识,卦爻辞是在周公旦手中完成的。也就是说,文王搭起了框架,周公填充了内容,没有周公的努力,易就只是一幅无字的卦符。
    周公一生繁忙,只是在复政于成王后才有了整理人生经验的空闲的迫切意愿,而如何把其庞杂的知识和经验有条理的铺陈开来呢?文王留下的六十四卦体系无疑是最好的载体。
    周公写作的目的是传播知识、教育后代,以保万年江山,所以六十四卦除了一些生产生活知识的主题外,还有许多周文王、周武王政治军事运作方面的主题,周公希望先王的这些经验教训和智慧结晶能给后人以启迪与警示。至于具体写作,很可能不是周公亲自执笔,而是由其主持,文化、卜筮部门组成的创作组具体施行,周公再最后审编定稿。
    虽然那个时代迷信色彩还比较浓厚,但周公对待占筮已经比较理性化,这从爻辞中闪耀的理性精神可以感受到。但为了增强这部教材的权威性,周公自然会顺应时代思维而借助卜筮的神秘性来达到世代流传此书的目的,并且卜筮方式也的确有助于增强阅读此书的兴趣。这样,这部字典样式的百科全书就以卜筮书籍的面貌收进了皇家书库,并由卜筮官员研读使用以为后世参谋,其本义也就随之湮埋,至于大衍筮法等操作仪程,当是后世逐步完善的结果。
    《论語.述而》:“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显然,导致孔子“可以无大过”的,并不是由于学会了易可以随时占卜预知未来而不犯错误,而是由于学到了易所教导的旨要可以指导行为处事乃至树立更合理的人生观。。帛书《要》中也有孔子研读此古本时说过的一段话,可谓深契周公心意者:“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白话大意为:“孔子说:《周易》我撇开它的祝卜成份,我观察其中的仁义道德。幽赞于神明而通达于筮数,明了筮数而通达于德性,这就是仁者的正义行为。幽赞于神明而不通于数,那是巫的行为;明了筮数而不通达于德性,那是卜者的境界。卜者与巫术的问筮,我向往而没有追求,喜欢却不以为然。后世的人怀疑我孔丘的,或者就是因为我喜好《周易》吧!我求其德性而已,我与卜者与巫术同路而不同目标。有能力的人靠自己的品德行为去追求幸福,因此祭祀求神比较少;靠自己的仁义去追求吉利,因此卜筮求神比较少。祝巫卜筮不是放在很次要的位置吗?”
    3、定本:孔子可谓是有史可查的传易第一人,史料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相关言论后来形成为《易传》。由于从孔子之后,广泛流传的《周易》就是乾坤屯蒙通行本排列,这就给今人留下了一个迷惑: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易是怎么回事?如果帛易晚于通行本,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关于这本书及编撰者的丝毫信息?如果帛易早于通行本,它就应该更接近周公传下的古本,那么通行本是谁编订的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文王演卦的卦序不会是通行本卦序,具有高度人文思想气息的通行本卦序一定是在类似卦宫次序等基础上的发挥之作。汉代以后的易学家们大都把通行本直接当作周文王或者周公的作品,这种张冠李戴的时空错位,自然会给解易制造出无数理不清的麻烦。
    繁话简说,流传中国历史2500年的通行本《周易》,是晚于周公500余年的孔子于晚年改编成型的,从孔子编易、传易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最终定型通行本《周易》及《易传》,中间又经历了400年之久不见于史的民间传承。这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经过了从甲骨文、金文、各诸侯国篆隶,到秦朝统一六国文字为小篆、秦隶的复杂变迁。在那个印刷术还不见踪影的时代,这样大的时间跨度、这样大的战乱流离、这样复杂的文字变迁,再加上中间爻题的演变、卦序的重建、文字的删订等过程,孔子甚至周公时代的《周易》版本要想通过古今嬗变而完全传通其义,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最最基本的问题:既然通行本已经与原始版本有出入,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去读它呢?
    我的答案很简单:读其精神。
    周公系辞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再说通行本的精神。通行本的编订非孔子莫属,我的看法是:孔子读到的版本还是卦宫体系的古本,初衷也是想对从占筮有所了解。但孔子在学易过程中发现里面有故事、有智慧,他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升华,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这期间不可避免地会与弟子有些交流和传授,这些内容被弟子记录流传,后来成为《易传》的主体。
    孔子最终的易学结晶是对古易进行了彻底地改造,把当时完全为占筮服务按卦宫排列的古易,依照他心中的逻辑框架改造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通行本卦序。从《十翼》中,我们看不到孔子对通行本卦序的原始解读,其创作意图也就无从知晓,但从《十翼》中透露出的孔子此前对易的态度及其不辞辛苦重编卦序的努力来看,通行本六十四卦主题之间一定有秉承关系,而不会是如古易一样各自独立主题。。可惜地是,无论是因为曲高和寡无知音,还是因为时不我待没有时间传授,甚或是接受传承的那一派终于没能延继而消散于历史的天空,孔子在历史上只是留给了后人一个无注解的稿本(《易传》所言都是孔子之前的见解)就离去了。需要说明的是:《十翼》中部分内容(比如《象传》)起源较古,不再以上讨论范围。
    剩下的一个问题就是古本《周易》的去向。我们知道,古本《周易》一直是周王室专有,只是成书数代之后就彻底沦为卜筮之书,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孔子去世后,传世的《周易》变成两个版本,一个是周王室的古本,一个是儒家的通行本。后来随着周王室的日益衰落,收藏的典籍也四散流离,连山、归藏等易占体系应是形成于这个时期。至汉代,古本《周易》仍有流传,直到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孔易地位后,古本《周易》才逐渐走下了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