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苏轼的“人生如梦”(4)

二、苏轼对“人生如梦”内涵的深入探究及其发展 
    苏轼在其人生不如意时期,尤其在黄州五年多的谪居时期,有时间与精力对“人生如梦”的内涵做深入的探索。 
    其实,在苏轼前后诸多骚人墨客那里,都曾有过“人生如梦”的深沉感谓:“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李白《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⑩ B12 B13 B14 《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52、4943、7453、6322、6596页。 
    “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白居易《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⑩;“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李商隐《咏史》) 
    周振甫选注:《李商隐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87页。 
    “尘劳如醉梦,对此暂能醒”(方干《赠玛瑙山禅者》)B12;“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薛逢《君不见》)B13;“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李群玉《自遣》)B14;“死生如觉梦,此理甚明白”(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二十首之一》) 《全宋诗》(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492页。 
    “人世一场大梦,我生魔了十年”(赵今畤《西江月》) B18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98、1601-1602页。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黄庭坚《写真自赞》) 
    刘琳、李勇先、王蓉贵校点:《黄庭坚全集 #8226;正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59页。 
    “试思量往事,虚无似梦,悲欢万状,合散如烟”(陆游《大圣乐》)B18等等。尤其是白居易和王安石,咏叹人生如梦的诗词也很不少。这种列举法虽然比较琐碎,却足见“人生如梦”观多么深入唐宋文人之心!这些作为亲近佛教的文人,他们在仕途起伏时或者人生忧患中,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自我排解式的人生感喟,原是不足为怪的,它是中晚唐以来文人士夫儒家与佛家、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的典型体现。即便是不信佛教的如陶渊明,也因为体会到“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杂诗十二首其一》) 
    ②王孟白校笺:《陶渊明诗文校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50页。 
    的人生的短促、无常性,照样发出“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田园居五首其四》)②的慨叹。这说明人在某种特殊境遇当中,都能直觉地有人生如梦的特殊体认。只不过,倘若如陶渊明那样,对人生认识仅仅停留在其生命短促、不实性上,就很容易进而否定了人生——“终当归空无”。从佛家大乘中观学来说,这仍是一种“不了义”:只是片面地理解到“色不异空”、“色即是空”,而不能翻进一层理解“空不异色”、“空即是色”的辩证而相成的含义,从而导致对人生的片面的消极的看法。大乘佛教之所以在中国占据主流地位,广为流行,正在于中国人对小乘佛教那种过于强调“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不认同;尤其在程朱理学大盛的宋代,这种把人世人生当虚无、空无的消极论调,往往被当作攻击佛教的口实,而为人所抨击。 
    对于苏轼来说,仅仅体验和肯认这一观念是不够的——即便体验到“人生如梦”又如何!难道真的要沉沦、消极下去?当然不是!那么接下来,有无可能打破或超越这一层观念而进入更高的境界?这才是苏轼——一个自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以积极进取为人生主色调的文人的深层思索。从资料中可以发现,苏轼的“人生如梦”既不是一般文人在政治坎坷时期的自我排遣,也不仅仅停留在陶渊明式的片面理解上,而是在大乘佛经的影响之下,通过多年持续不断对“梦”理的深入探究,在参究“如幻三昧”中梦觉平等不二含义的基础上,力图捏合儒家与佛家、入世与出世、进取与旷达而为一,并化入其人生实践中,直至生命终结,显示了他积极进取、创新的主体意识和人生精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