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中华价值观论纲(2)

7、福利国家:民本主义和德治主义的理念,落实到实践层面,就是“福利国家”政策。“福利国家”,即孔子所谓“富之”“教之”、“足食足兵”和“无讼”,孟子所谓“仁政”与“井田”理想。中国社会精英认为,满足人民物质方面的需要是国家生存的命脉。所以,国家最迫切的政策就是孟子所谓的“制民之产”,即让人民有一定量的土地,并实施“劝耕”、“劝农”、“和籴”、“义仓”之策,通过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生产和流通使人民具备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
    中国人潜意识中有“均富”观念,即希望社会上每一个人均能享受最基本的生活水准,认为只有这样人民才能拥戴国家,国家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而发展,如此就可以“足食足兵”、富国强兵。当然,中国人的“均富”不是要财产完全公有,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要反对社会贫富差距拉得过大,因为社会“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中国人,不管是精英人物,还是普通民众,往往怀有“制民之产”那样的“井田式”理想,要求国家能让每个人都拥有一份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产业,并通过宏观的财经调控,来统筹社会贫富均衡。
    当人民达到一定的富足后,还必须对人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即开办学校,对人民进行教化,使人民知书达礼,息争少讼,过上有道德的生活。在中国人看来,政府有积极教育人民、训练人民而使其达到有知识、有教养状态的职责。在教化人民的过程中,官员既是教化的推动者,又是教化的对象。这样,不仅要求官员自己必须修身养性、遵守社会准则,做人民的榜样,而且官员应该积极兴办教育,化民成俗,以德礼导引人民,把刑罚的使用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中国人眼中的国家有道德或伦理的倾向,具有某种“政教(‘教’即教化)合一”的色彩。
    总之,中国人希望通过“国家干预主义”,由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照顾人民的福利;希望国家同情社会弱势群体,对鳏寡孤独残疾的人实施救助;希望国家实行粮食等战略物质的储备和调控,赈济饥荒年月的灾民,适时适度调控物价,以防大商人通过操纵日常用品的价格使老百姓生活陷入困顿。另一方面,还希望国家重视教育,并结合老百姓的具体实际,实行切实有效的教化,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统筹社会和谐,这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福利主义观念。
    8、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是中国人最高的理想社会,这种理想社会,可用《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和“讲信修睦”四句话来概括。“大道之行”,就是指当世界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共同遵行“大道”时,各个文化群体和国家就可和平共处,成为“天下一家”的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即认为国家是属于人民的,由人民选举出贤能的人来管理。这里,“天下为公”是一种民主的政治理想,而“选贤与能”是一种具体的民主制度。“讲信修睦”就是说大同社会是一个人人遵守道德、人人有君子教养的礼仪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一个人人各安其分、各守其位,每个人实现了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自由社会。而且,这个社会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一个货物与服务极大丰富,而私心极小的社会。
    大同社会,实际上是当前面的七个价值都得到充分珍视、充分实现后产生的社会,它是一个统筹了文化、国家、人群、贫富差异的社会,一个充满仁爱、福利、民主、自由的道德社会,它是“把人当人”的社会。大同社会是真正中国本土意义的“黄金社会”,这也是人类所能设想的、真正可能达到的最理想的社会,它不是“乌托邦”。
    中华价值观的八方面是中华民族的“拱心石”,其中“合和”观是中华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它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思维倾向,伦理理性、礼仪社会和人格尊严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样式和行为模式,而民本主义、德治主义、福利国家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政治社会旨趣,之后它们则都汇总于大同社会理想中,这是一个相当谨严的价值构造。
    最后,中华价值观既有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又有人类文化的普遍性,是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的统一。重要的是,这些价值观还在影响着中国人的言行,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对某些成分做适当调整和创造,它还将会成为中华民族甚至人类的精神源泉。二十一世纪,正当中华民族意气风发,稳步走向国际、融入世界之时,我们更应该继承、珍视、提倡、创造、弘扬光大中华价值观。 (作者:王 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