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老子何其多 真经殊难得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笔下的老子形象  
    前不久和一位朋友聊天,他告诉我近日在读王蒙的《老子的帮助》,并问我对老子《道德经》以及市面上诸多有关老子的书的看法。我说,这样的书不少,但在我眼里,所有有关老子的书只有两本:一本叫《道德经》,一本叫《德道经》——今人之所以称《老子》为 《道德经》,是因为这本书分《道经》、《德经》两部分,《道经》前,《德经》后,是为《道德经》。但这个是通行本《老子》,还有一个古本的《老子》,是《德经》前,《道经》后,是为《德道经》——这就是1973年马王堆汉墓里出土的帛书本《老子》。 
    正因为《德经》与《道经》的先后顺序被搞反了,其中部分章句还出现错位,使得《老子》在很多地方玄秘难解。好比一张地图,被人撕破了遗弃在路边,路人捡到了将它拼起来,结果拼成另一张地图——这就是《德道经》和《道德经》的关系。《德道经》出土30多年了,却一直还是束之高阁人不识,坊间铺天盖地的都是《道德经》,要找一本最接近老子原本的《德道经》殊非易事。这真应了那句老话:“真人难见,真经难得,真法难闻”。 
    真人难见 
    孔子见老子的故事比较有名,典出《庄子·天运篇》——“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予又何规老聃哉!”在这段话中,两个“规”字皆通“窥”,是“窥见”之意。看样子,老子的博大精深确实让孔子深深折服,深感遇到了一眼望不到底的高人,就像传说中的神龙见首不见尾。 
    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里,司马迁对“子见老子”一事有更浓墨重彩的描述。孔子向老子请教周礼,老子说:“年轻人呵,你所汲汲于想恢复的那个‘周礼’,当年倡导它的人连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隐居起来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有高尚道德的君子,那谦虚的容貌像个愚钝的人。抛弃您满身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神态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你自身没有任何好处。——我能告诉你的就只有这些了。” 
    孔子对他的弟子感叹:“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驾着风而飞腾升天。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真经难得 
    我们说过《老子》有两本,一本叫《道德经》,一本叫《德道经》。前者是市面上通行本《老子》,主要指魏晋时期王弼注释的底本;而后者主要是帛书本《老子》,是战国末期到汉代初年的版本,1973年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分为甲、乙两种。另外,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一批战国中期的竹简中,有《老子》部分章节,约两千字。我自己将帛书本、竹简本统称为古本《老子》。帛书本、竹简本的出土,解开了后人加诸老子的很多谜团。让人惊喜:原来老子是这么说的。 
    国内知名的学者庞朴曾做过一个学术讲座:《亲手触摸一下历史——郭店楚简探秘》,其中很大的篇幅在讲“道家之秘”。因为郭店楚简里出土了三篇《老子》,有些很关键的字词和通行本不同。比如后人普遍的印象老子是反对仁义,孔子是提倡仁义的。通行本《老子》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但在这批竹简中,“绝仁弃义” 四个字却是“绝伪弃虑”。什么意思?人,你要绝掉做作,绝掉考虑,这样就恢复到真正的孝慈。你要孝顺你父母,可以,可是你千万别想着我得孝顺一下我的父母了。这个就不算孝顺,因为你有考虑了。或者说我要孝顺,要不然邻居说闲话了,这个就更加不是孝慈。你必须毫无考虑,出于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子之情,这样你去孝顺父母才是真孝慈,这就是“绝伪弃虑,民复孝慈”。可见原来的《老子》是不反对仁义、礼仪的。这就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吻合了。这也正是亲手触摸历史的感觉。 
    真法难闻 
    《德道经》出土多年,但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世人对《德道经》还是知之甚少呢?我有个“小人之心”的猜测:因为《道德经》已流通多年,前人的解释论述已琳琅满目,只要把前人的书拿来抄抄,做个“二道贩子”,就可堂而皇之地推出左一本右一本的解老、注老著作,何乐不为呢?至少市面上很多《道德经》注译本多是此类。 
    不过,张其成在《大道之门》里给出另一种解释。张其成说:“我有一好朋友专门研究竹简本和帛书本,他认为研究通行本没有研究竹简本和帛书本有价值。但我告诉他:‘你的研究价值的确非常大,主要是历史的价值、史料的价值。但竹简本才挖出来10多年,帛书本也才30多年,而通行本流传将近两千年了,所以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当然还是通行本大啊。’” 
    我相信张其成先生是真诚的。但我对他的看法不敢苟同。还是前面那个例子,你明明知道它是一张拼错的地图,还将错就错,然后说,看,这是另一张地图,它给我们指引了一条新的道路。可否?话又说回来,假定老子被后人误解了近两千年,我们现在知道他背黑锅了,你就忍心让他将黑锅一背到底? 
    著名学者徐复观生前吐露过一个愿望,认为“帛书甲乙本出现后,在语言文字方面,可以做许多独立的研究工作”,如果他的两汉思想史写完后,还没有相关著作出现,他将“重新写出老子的定本,并重新予以适切的注释”。可惜天不假年,老先生1982年驾鹤仙去,未能一偿心愿。 
    近年来,坊间也陆续出了一些以《德道经》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如徐志钧的《老子帛书校注》、高明的《帛书老子校注》、徐梵澄的《老子臆解》、熊春锦的《老子·德道经》等,但都过于学术。对普通读者来说,读老子最适合的入门读物应是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可惜的是老子81章他只解了26章,而且也是用《道德经》版本。另外,还有一本《还吾老子》,是上海作家沈善增所著。他在书中说:“我对《老子》的权威旧注中存在那么普遍的曲解与误读感到震惊……下决心逐字逐句地与权威旧注较真”,欲还老子“庐山真面目”。就冲这一点,就值得看看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