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读经”讨论的思想史研究(1)

民国以降,具有一定规模且影响较大的“尊孔读经”运动,只有两次。一次是一九一五年,康有为、陈焕章等的定孔教为“国教”运动。在康的鼓动下,陈焕章成立孔教会,办刊物,康有为自己也主编《不忍》杂志,并把定孔教为“国教” 的动议推上了国会,后终因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而遭时人唾弃。另一次就是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五年,其中又以《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最为热烈。“读经”问题看起来关乎教育,实际所涉及的却是中国现代思想史的问题。 
    一
    商务印书馆的《教育杂志》创办于民国纪元前三年(1909年)一月,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曾经因故停刊,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九月复刊后,时任主编的著名历史学者何炳松向全国教育界以及关注教育的专家学者发信一百余封,征询有关“读经”的意见,并把收回的七十余篇文章(意见)编成专辑,于一九三五年五月十日作为《教育杂志》第二十五卷第五期出版发行,这便是“‘全国专家对于读经问题的意见’专辑”的由来。
    何炳松征询意见时,正值一九三四年开始的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断断续续一年以后,虽然何炳松在“编者的话”里语气极为谦和,说《教育杂志》“既忝为全国教育专家的喉舌,对于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似乎不能不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请求全国专家对于这个问题,分别发表一点高见,使得本杂志的数万读者能够得着一种很可贵的参考,来帮助他们去理解这个问题。”(作者按:以下引文未注出处者,均出自《教育杂志》第二十五卷第五期)但其实,在内心里,未必没有为二十多年来,悬而未决的“读经”问题作结的愿望。
    事实上,自中小学废经以来,老派文人恢复“读经”的欲求就没有停止过,但真正付诸于实施的,还是湘、粤两省的军阀。军阀的“提倡”也有军阀的特点,那就是雷厉风行且决不容许有任何异议。一九三五年初,胡适去香港大学领取法学名誉博士学位,对香江“读经”盛行颇有异议,言论发表后,随即传入“尊孔读经”的基地之一广州,待胡适取道广州时,引起后来参与《教育杂志》“读经”讨论的中山大学教授古直等人的不满,古氏一不做二不休,竟然把状告到了提倡“尊孔读经”的广东军阀陈济棠以及“广东党、政、军、警、宪各首脑”那里,要求后者处胡适极刑,以起“杀一儆百”之功效。(具体可参见易竹贤:《胡适传(修订本)》,[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9-423页。)
    既有提倡也就会有反对,意见不一致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于是,先有汪懋祖的倡导中小学恢复文言,后有吴研因的针锋相对,随后一批关注者们便在报刊杂志上你来我往地争论。“文言与白话”的论争,实质上也就是读与不读“经”的争论。但应该说,《教育杂志》这次的征文,虽可以看作是这类论争的继续,就议论的实际情况看,还是属于“讨论”的范畴,彼此的火药味儿并不重,所以何炳松颇为感慨,“我们常常觉得从前南宋诸贤那副‘逼人太甚’的面孔,在现在似乎已不需要的了。”(见《编者的话》)
    然而,要说《教育杂志》的此番讨论完全超越时代那也是不可能的。一九三四年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开始倡导所谓“礼义廉耻”等传统道德,同年国民党政府发布恢复“祭孔”的命令,这些很容易被看作是讨论“读经”问题的政治背景。因而进一步地推理,便是本次《教育杂志》组织的讨论,不是有所授意,至少也有顺风顺水之意。事实上,这种可能的推论,《教育杂志》及其主编何炳松也是意识到了的,何炳松就一再强调“无意提倡”“读经”,只是想讨论并征求诸贤的意见,所以本次征到的文章,一律冠以“意见”二字。不过,《教育杂志》这种民间立场,在那样的风气下也还是小心翼翼的,所刊的几十篇文章中,明确地对国民党政府有意“尊孔读经”不满的话语,只有时任教于江苏教育学院的朱秉国。而朱氏也只是认为,一九三四年的国民党政府的祭孔命令是“国家暗示‘经书不可不读’的表现”。何炳松在为所刊意见分类时,也相当的“艺术”。那些明明反对“读经”者,因说了些稍加迂回的话,便被归入“相对的赞成者,同时亦可称为相对的反对者”的一类。而仅看“编者的话”,给人的印象便是,“中庸”的意见占去了大多数。
    自然,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在这几十篇文章里,真正举双手赞同“读经”的,除几位湘、粤“尊孔读经”的实践者外,就只有几位老先生了。像唐文治,其时他在自己创办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任校长,以国学为己任,“修道立教”,维护孔孟之道的意图是相当明显的。(关于唐文治与无锡国专的情况,可参见陈平原:《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刊北京大学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现代中国》第1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唐文治的文章一开头便说:“窃维读经当提倡久矣!”但有意思的是,唐氏没有引经据典,以证倡“读经”之必要,而是以英人朱而典与严复的对话为理由。文中讲到,严复以中国危亡为虑,朱而典却不以为然,严问原由何在,朱答道:“中国经书皆宝典也,发而读之,深入人心。基隆扃固,岂有灭亡之理?”唐文治的“拳拳之心”还不止于此,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读经”的详细方案。不过唐氏方案,除引孙中山民族主义为依据和依照现行学制两点显得“新”以外,与旧时蒙学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拿《孝经》为小学生的起首读物,实际也正是广东“读经”实践的做法。关于此,金陵女子学院缪镇藩的意见中引《大公报》上阮雁鸣《论广东之读经运动》一文批评广东《经训读本》的说法或可做出回答。其论点是,《经训读本》“一 文字艰深”,“二 含义玄奥”,“三 侧重孝的方面”,“四 标目抽象”,“五 不合教学法”,“六 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