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说儒学四期(8)

那么,以个体为本位和以集体(家庭、宗族、民族、国家)为本位,亦即现代自由主义与儒学 传统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呢?我曾提出区分"宗教性道德"、"社会性道德",即认为 今日道德应明确一分为二或可参考阿佩尔(Kar1-Utto Ape1):"在西方根据这种 逻辑的自由民主型式,生活实践的公共部分当由无价值倾向的合理性来予以理想的规整,而 终极价值优先和目标优先的问题,则基本上归属主观良知决断的私人领域,而最广义上的存 在主义就表达了这一私人领域"(《哲学的改造》中译本,第27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宗教性道德"乃私德,为个体安身立命之所;"社会性道德"为 公德,是维系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前者不能替代后者,却可以起某种范导功能。传统 儒学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大体如是。从而,一方面重视有超乎个人权益及个体存在之上的" 神圣"事物,以作为个人(不是社会)追求、向往以至献身的目标。这就是我讲的重建"天地 国亲师"的传统信仰。另方面又承认以个体权益为本位乃人类发展到今日的产物,是现代社 会秩序的基础,这就是我讲的以社会契约来建立现代民主、法治。所以"天赋人权"等等从 历史和从理论看,是虚妄的、谬误的;但从今日现实和实践看,却又是必须的和有益的概念 系统和现代话语。 
    在古典自由主义文本中,我仍然倾向于托克维尔(Tocqueville)。他重视自由与民主(平等) 的尖锐矛盾,而以协调为解决之道。如果把它放在我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吃饭哲学(科技生 产力的发展是这个托氏所谓"大势"、"天意"的根源)和儒家"中庸之道"("度"的艺术 )的基础上,结合总结世界特别是中国自己的历史经验,加以吸取同化,希冀或可在制度层 面上开拓新一轮的"儒法互用"。这样,一方面,自由主义的政治理念和理论将成为今日儒 学"外王"方面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另一方面,传统儒学作为"宗教性道德"对自由主义 的 "社会性道德"仍然可以起着具体范导作用。"宗教性道德"是理想性的绝对伦理,"社会 性道德"是经验性的相对伦理。前者纯属个人信仰范畴,人可各自选择,不能追求一致。任 何社会社群、集体(从家庭到国家)都不能以绝对伦理的名义来规定个人信仰或强迫个人服从 。但个人所选择的超越个人利益的信仰、道德却可以对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社会性道德" 起某种范导作用,使个人在公德中注意私德。例如,传统"天地国亲师"的信仰、道德、情 感就未尝不可以在指引个人在保卫自己权益中注意集体权益、人际关系、家国利害、环境关 怀、乡土情结,减轻容易由个人主义带来的种种隔离、自私、孤独、异化、人情淡薄、生活 失去意义等等病症。纯是社会性道德,也许有如孔老夫子所言"民免而无耻",但如将"天 地国亲师"的私德予以范导,将情感因素渗入其中,便可能争取"有耻且格"。总之,在素 无独立个体的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今天向现代化过渡的急速行程中,如何掌握这个公与私 、个体权益、自由发展与集体共同利益的协调一致,争取二者之间某种合适的比例结构,是 非常关键的问题。这其实也就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两种道德的复杂关系问题,属于我以前所 说的"西体中用"的重要方面。
    (3)存在主义及后现代。现代性突出了个人主义。正雄视阔步地进入廿一世纪的中国,这问 题恐将更为凸出。如果说,自由主义从"外王"(政治哲学)凸现这一点,那么存在主义和后 现代则从"内圣"(宗教学、美学)凸现出它。
    在现代生活中,个人已不再是关系,而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有血有肉的独特而有限的存在 。他(她)不再只是义务、责任(夫妇、父子、公民、党员)的承担者,而成为自由的人。但是 ,如果真要完全彻底抽去这一切关系、社会、人际、乡土,个体存在及其意义,也就愈发成 了空白或疑问。
    如何办?于是,人们走向超越者的上帝。即使在过去,由于儒学不能很好满足个人心理这个 安顿问题,一些儒者或选择佛教,或选择基督(现代),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可以借用 孔子称赞宁武子的一句话:"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认识世界 ,掌握关系,都可以由知识做到,其智可及;安顿人生,了此情性,则为智识所难能为,唯 宗教或有胜解。宗教不止于外在的教义、仪式和组织,而更在通过这些形式以信仰来安顿情 感,并获取神秘体验。佛说无生,生即苦痛,不如获大觉悟而弃此世界。耶说皈依基督,以 拯救灵魂,回报上帝。它们都使人生有所归依,命运有所寄托,情感有所安顿。从而使人在 此有限人生中,或使得生活安心,或获得生活动力。世俗宗教如共产主义宣讲子孙后代的幸 福,民间宗教祈求去灾求福,也都如此。那么,儒学有此可能吗?儒学是否也能为现代人提 供某种终极关怀或安身立命之所呢?儒学"三期说"在努力探寻途径。在这一点上,我是支 持和赞赏的。但"四期说"仍然主张以审美代宗教,以"人自然化"来替代"拯救"(耶)和 "涅〖FJF〗B231"(佛)。"四期说"非常重视存在主义所凸出的个体存问题, Dasein问题,也非常重 视后现代所凸出的"人"已完全坎陷在为传媒、广告、商品文化工业、权力 /知识等异化力 量所强力统治的奴隶境地的问题。从而,重提人的寻找、人性塑建和"第二次文艺复兴", 以"认识自己"、"关切自己"、"实现自己",在深刻的情感联系中充分展开个体独特的 潜能、才知、力量、气质、性格,作为人生意义。使人的生活目的、命运寄托、灵魂归依置 放在这个有限而无界的感性世界和情感生命中,企望儒学传统在这方面吸取基督教神学等等 营养,使它的"内圣"迈上一种崭新的"人自然化"的"天地境界"。
    "儒学四期"的风貌,是期待某种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正如第二期有不同于董仲舒却仍 具汉代特色的王符、仲长统、荀悦、扬雄、王充以及何休、郑康成等人一样,第三期有不同 于周、张、程、朱的王安石(尊孟)、邵雍等人一样,四期儒学至少可以有宗教哲学、政治哲 学和美学哲学等不同取向。这些不同取向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也有矛盾和冲突。它们相反相 成,正好构成一幅错综复杂的丰腴面相。例如,"四期说"虽不同意"三期说",却仍然可 以包容"三期说"作为宗教哲学取向的一个偏枝,而又与之争辩。如此等等。
    如果说,原典儒学(孔、孟、荀)的主题是"礼乐论",基本范畴是礼、仁、忠、恕、敬、义 、诚等等。当时个人尚未从原始群体中真正分化出来,但它奠定了"生为贵"、"天生百物 人为贵"的中国人本主义的根基。第二期儒学(汉)的主题是"天人论",基本范畴是阴阳、 五行、感应、相类等等,极大开拓了人的外在视野和生存途径。但个人屈从、困促在这人造 系统的封闭图式中。第三期儒学(宋明理学)主题是"心性论",基本范畴是理、气、心、性 、天理人欲、道心人心等等,极大地高扬了人的伦理本体,但个人臣伏在内心律令的束缚统 制下,忽视了人的自然。那么,第四期的儒学主题,对我来说,则将是"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其基本范畴将是自然人化、人自然化、积淀、情感、文化心理结构、两种道德、历史与 伦理的二律背反等等,个人将第一次成为多元发展、充分实现自己的自由人。
    总括起来,"儒学四期说"将以工具本体(科技--社会发展的"外王")和心理本体(文化 心理结构的"内圣")为根本基础,重视个体生存的独特性,阐释自由直观("以美启真") 、自由意志("以美储善"),和自由享受(实现个体自然潜能),来重新建构"内圣外王之道 ",以充满情感的"天地国亲师"的宗教性道德,范导(而不规定)以理性自由主义为原则的 社会性道德,以承续中国"实用理性"、"乐感文化"、"一个世界"、"度的艺术"的悠 长传统。可见,第四期与前三期的关系,在于儒学基本精神和特征的延续,而不在概念话语 的沿袭和阐释。当然,对别人来说,所谓"儒学四期"也可能是些别的主题、范畴及研究。 总之,它应开拓成不同学派自由并存、切磋琢磨、众声喧哗的局面。
    如一开头所说,本文只是针对"儒学三期说"提出质疑,从而另行提出课题,以供比较和参 考。所有论点、论断都只具提示性质,详细内容及论证并不属于此文范围。
    儒门淡泊,已近百年;贞下起元,愿为好望。
    作者:李泽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