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试析个体道德价值观取向两难简析(2)

我国区域广大,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有些宗教中的教义不复存在了,或者人们已不信奉,但其演化为某种风俗习惯存在下来,依旧影响人们的言行。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的人们在饮食方面有诸多禁忌,有些个体不是穆斯林,依旧遵从这些禁忌,作为风俗习惯保留下来。如果有人破坏传统就会造成对遵从者群休的不尊重。换一个角度说,如果外在因素急需遵从者改变,则会使其产生两难心理.尤其是和道德价值观相关的部分更容易产生两难。“通过教育接受某种特定文化并且确立这种文化为其价值取向的人们在与其他文化的人群交流时便会觉得不安。如,我国滇西的摩梭人,长期处于实质性的母系社会阶段.实行“走婚”.家庭结构与我国其他地区截然不同.这种状态下的成人若与其他不同习惯的群体在一起,生活和思想上较难沟通。又如,现在大学生中存在“同居”现象,这是和中国的传统观念相悖的。许多学生认为.传统观念是不人道的.应向西方学习,只有全方位的相互了解才能造就幸福的婚姻。此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许多的学生最终分手并不是因为没有感情,除极个别玩弄感情者.多数是虽然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心底依旧存在两难。深厚的文化传统的积淀对个体的影响远远超过舶来的西方观念.强大的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攻势,经济不独立,人格不成熟等等都会给双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两难。 
    从思想价值观的发展历史来看,我国封建时代就已形成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正统的义利观为主体的价值观念,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也多是弘扬重义轻利的思想,这些对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新中国建立以来,以政治为中心,奉献高于一切的价值体系受到推祟,这种重群体轻个体的观念对人的影响更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引起了价值观念的变化,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原则的运行方式,使物质利益观日渐凸现。传统的与现代的价值观不可调和的方面在个体身上需要选择。如,随着学校自主权的扩大,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需要追求经济效益。各种学校都在扩招,争夺生源。利益的驱动,使得有些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虽说社会进步了,人的整体素质在提高,但由于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相差太大,学校的现有条件一时无法缩小这种距离,教师需要良好的经济利益,也需要努力工作,通过学生的进步肯定自己的能力,当期望值远远大于收获值时,内心也会失衡,教师也会深思群与己、利与义、理与欲的问题。现今,新科技革命轰轰烈烈,信息等新产业需要的是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特点是所有者可以无数次的把知识拿到市场去出售,甚至出售、转让后,资本仍保留在直接所有者的手中,有些所有者也会面临利与义的考验。 
    4.师生角色诀择与两难。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行为的引导者,他代表着先进文化,要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在教育教学中,有时,他会发现和确认某些社会支配价值取向并不符合时代要求,这样教育学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但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其传播的影响应该与社会支配价值取向相一致,他该选用哪种价值取向来教育学生呢?两难便出现了。 
    在现今信息渠道多种多样的情况下,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或主要传递者了,甚至学生某些方面的知识比教师掌握的还多还快,这就给学生带来了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机会,学校的某些制度又会限制学生的选择,该怎么办呢?往往他会无从选择,因为长期在学校各种制度之下的学生习惯了被规定,对此,他既不满又顺从,产生了既喜欢这种安全感,又渴望个性完全被释放.彻底自由的矛盾心理。 
    二、促使道德价值观取向得以确定的尝试 
    在哲学上有两个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人具有社会性和自利性。即一方面个体不可能脱离群体单独存在,另一方面每个个体又是“一种极端以自我为中心的生物,其动机完全是由他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而激发出来的。即“我为人人”是为了“人人为我”。人一般是不愿意吃亏的,总希望自己有利可图,在不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情况下,是愿意为他人做一些有益的事的。但是当为他人做出太大牺牲时,就会停滞不前。如果此假设成立,个体在遇到利己还是利他的问题时往往会因为考虑利益得失而遭遇两难。很多人把这种人性的假设归结为两难的根本原因。人们也因此而提出了种种解决两难选择的方案柯尔伯格认为人有原则水平、社会水平、个体水平三类不同的道德价值取向,原则水平的人追求最高的道德原则,他有稳固的信念,始终如一的道德行为,当他的原则与某些社会现象相抵触时,会“舍身取义”。社会水平的人以维护现有社会规范为目标,他常常做出道德行为,当行为与规范相冲突时,会选择规范。个体水平的人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他的行为常以追求奖赏或逃避惩罚为目的,助人也是为了回报。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提倡的是有社会水平的人,能够维护社会利益,保持社会安定。但由于过去德育教师惯用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方法,使学生只会纸上谈兵,面对现实情况不知如何取舍。所以,现在许多教师尝试用价值澄清的办法、道德推理的办法来帮助学生进行价值观取向的确定。 
    价值澄清、道德推理都是以分析为主,都能够用讨论的方式进行,与西蒙、拉斯、哈明的价值观辨析的德育模式有相似之处,可以认为是此理论的具体策略。在这种课上,教师只要注意让学生了解不同方面的材料,这也包括引用反面的材料,不会命令学生接受什么或反对什么,通过大家的广泛讨论,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不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筛除,进行价值澄清,让他们在讨论中看清自己的立场;深人细致的推理可以攀露出一个或多个错误的分析,使持错误观点的人改变立场,还可以使人学会遇到问题如何变通。充分理解自己价值观取向内涵的学生更有可能将此观点和标准付诸实际。 
    “当然,有些难题我们是找不到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答案的。”,“尽管这些问题很难处理,但让学生了解有重要道德含义的复杂论点,总比学生参照简单的一般概括和未经论证的假设来处理问题要好。 
    总之,价值观取向的两难在变革时期尤为突出,学校教育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虽然如此,教师还需具备丰富的道德知识,和学生一道观察、了解生活的本质,解决自己的问题。(作者:孙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