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楼宇烈论文:熊十力“量论”杂谈(三则)(一)


    “境论”“量论”不二
    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融会中西,出入佛道,取精用弘,而要归于儒,创立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哲学体系,在近代中国思想界有着一定的影响。
    熊十力哲学体系主要有三大组成部分。他在《原儒》绪言中说,在完成《新唯识论》后“更拟撰两书,为《新论》羽翼。曰《量论》,曰《大易广传》。两书若成,儒学规模始粗备。”熊氏的《新唯识论》原计划包括两部分,即“境论”和“量论”。然自一九三二年正式发表文言本,至一九五三年发表最后删定本,均只有“境论”部分。这是熊氏哲学体系的主体,是探究宇宙和人生根本的本体论部分。“量论”按熊氏自释,则为其知识论部分。而“大易广传”,按其自述主要讲“内圣外王”之学,则似相当于人生论部分。熊氏晚年所著《原儒》及《乾坤衍》二书,实已具此内容。由此可见,熊氏哲学体系内唯有“量论”部分未完成专著。熊氏本人一直以“量论未作”引为“极大憾事”[1],且希望“后有作者”能偿其愿,则虽“功不必自我成,予何憾焉!”[2]
    其实,诚如熊氏自己所说,《量论》在他胸中“早有端绪”。《量论》虽未及作,而吾之意思,于《新论》及《语要》中,时有散见。若细心人,自可看出。”[3]若再参考他在《原儒》绪言中提供的《量论》一书的纲目和大意,则熊氏《量论》的主要内容,在他的其他著作中实都已有所论及,只是缺少最后的整理而己。熊氏《量论》若能写出专著,在条理上可能严整,清晰了,在细节上也可能更详尽些,但在基本理论上则不会有更多新的内容了。可能正因为如此,熊氏从三十年代初,直至六十年代末,虽时时声言要写出《量论》,而却始终没有写出。
    熊氏把写不出《量论》的原因推诸“精力疲困”。然而我们看到,在《新唯识论》文言本发表后的三十余年间,熊氏不仅反复多次修订该书甚且抽出其中主体部分,扩写成《体用论》和《明心篇》等,此外还撰写了诸如《读经示要》、《论六经》、《原儒》、《乾坤衍》等好几部洋洋大观的专著。如将其反复修订《新唯识论》的精力少许分出一些来,以从事《量论》的写作,我想《量论》是完全可能写成的。因此,“精力疲困”并不是熊氏未能完成《量论》专著的主要原因。
    我以为,熊氏所以未能完成《量论》,是与他对于哲学的看法和关于本体论的基本理论有关。熊氏十分强调哲学的根本宗旨是要探究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哲学家是为了识得本体,才去研究知识论的。他反复强调哲学与科学的根本区别,认为从哲学上来讲,离开对于本体的证悟,去孤立地研究知识论,是毫无用处的。简言之,熊氏认为哲学是一门证明本体存在和如何识得本体的学问。可是,熊氏所谓的宇宙和人生的本体,乃“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自注:实证即是自己认识自己,绝无一毫蒙蔽)”。[4]而对本体的认识,也只能是“大明炯然自识(自注:自识者,禅家云自己认识自己)”。[5]因此,在熊氏的体系中,对本体存在的证明和对本体存在的认识,可说是不一不二的关系。这也就是他反复强调的所谓“万物本源,与吾人真性,本非有二”,“吾心与万物本体无二无别”,“反之吾心,而即已得万物之本体”等等。[6]可见,熊氏中“境论”中对本体存在的证明,实际上正是运用了他准备在“量论”中论述的对本体存在认识的理论和方法了。就这一点上讲,在熊氏的哲学体系中,借用熊氏惯用的概念来表述,可说是“境论”和“量论”不二。也就是说,在熊氏的“境论”中已包含了“量论”的主旨,“量论”的主体部分在“境论”中已得到了相当充分的阐发。
    尝考熊氏言道:“世学或以宇宙实体离吾心而外在,因向外探索。《新论》故指出实体即是吾之本心,此非外在,更不容向外穷索,要在反求自证。此《新论》之旨也。”[7]又说:“哲学不仅是理智与思辨的学问,尤在修养纯笃,以超越理智而归乎证量。《新论》根本精神在是,中土圣哲相传血脉亦在是。”[8]由此可见,有《新唯识论》在,《量论》之作与不作,已无关宏旨了。况且又有《原儒》中所提供的纲目和大意,已足以窥知熊氏《量论》的全貌了。
    又,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熊氏的本体论最后是落实到他的认识论上的。因为熊氏对本体的全部论述,最终证明“哲学当归于证量”,只有证量是识得本体的唯一正确的认识理论。这也就是他说的,“吾学,归本证量,乃中土历圣相传心髓也。”[9]
    “思修交尽之学”
    熊十力在《新唯识论》壬辰删定本《明宗》章最后一节中说:“夫哲学以上达天德为究竟,(自注:达者犹云证会,天德犹云本体,非谓天帝),其工夫要在思修交尽。”而在有些地方更明确地说:“余常以哲学为思修交尽之学。”[10]这里所讲的“思修交尽之学”是熊氏晚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知识论方面的观点。
    我们如果将《新唯识论》各种不同版本对读一下的话,立即可以发现,无论是文言本还是语体本,在这一节中都是把“修”和“思”对立起来,而着力地批评“思”的。以一九四七年语体本为例,这段话是这样写的:“今世之为玄学者,全不于性智上着涵养工夫,唯凭量智来猜度本体。”“所以量智,只是一种向外求理的工具。这个工具,若仅用在日常生活的宇宙,即物理的世界之内,当然不能谓之不当,但若不慎用之,而欲解决形而上的问题时,也用他作工具,而把本体当做外在的境物以推求之,那就大错特错了。”然而在壬辰删定本中,在上述“其工夫要在思修交尽”下则是这样写的:“专尚思辨著,可以睿理智,而以缺乏修为故,则理智终离其本,无可语上达。专重修为者,可以养性智,而以不务思辨故,则性智将遗其用,无可成全德也。是故思修交尽,二智圆融,而后为至人之学。”应该说,这一论点与熊氏“体用不二”,明体而不废用的本体论思想更为一致,当是他“量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思修交尽,二智圆融”的论点是熊氏晚年才正式提出的,但与此相关的论题和想法,在熊氏的思想中早已有了。熊氏在比较中印西三方哲学思想时[11],认为中印(就其同者言)与西方,在认识论上存在着重大差别,即所谓中印重超理智的证会、体悟,而西方则重理智的思辨、推求。在他早年,明确认为思辨只适用于科学,而哲学则非体悟不得证本体。此后,当批评者指谪熊氏哲学排斥思辨,是“反理智”、“反知”后,他注意到不能将这两种思维方法绝对对立起来。
    于是,他一方面反复阐明他在“《新论》中时有冥然自证语,此系证量境界,乃超过理智与思考及推论之诣,而与反理智之说,绝不相干。”[12]并声明,虽说“玄学上之真理,决是知识的,即不是凭理智可以相应的”,然而同时“玄学决不可反对理智,而必由理智的走到超理智的境地。”[13]用佛家的说法,“证量”和“比量”“二者不可偏废”。[14]另一方面,则在区别证会与思辨不同[15]的同时,他开始注意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大致又可分为两种倾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