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关于中国解释学的五个层级:道、意、象、构、言(6)

六、诠释的层级---第五层:「道」。
    陆象山批评朱子说:「朱夫子泰山乔岳」意思就是称赞朱熹人格很高尚,学问很渊博。「惜不见道,所以枉自耽搁」,这句话是可惜朱夫子他没有「见道」。依照陆象山所体会的朱熹,朱熹大概到「图象」这一层。(我想应该也有到「意向」这一层。)但未达到「道」这个层次。陆象山是自己认为自己可以到达「道」的层次,所以他提「六经皆我注脚」,就是「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层次是由下(语句、结构)往上(意象、道)。「六经注我」当然是由上(道、意向)往下(图象、结构、语句)的层次。这个「我」已经不是一般经验性的我,而是达到一个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一个「道」(道体),这时候「道」和「六经」自然合而为一,六经皆是道之显现也。所以「六经注我」这个注,是做为道的「注脚」。「我注六经」,就这个道「贯注」到六经里面。这两个,意思不太一样。就以心学来讲的话,「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就到这个「道」的层次,就是我们讲的「见道」。
    到底陆象山有没有见道,就理上讲是有。但是实际的修为和实践上是否到达「道」,就不知道了。不一定有,但是在学理上,他们的东西是一定要到达「道、意向」这两个层次的。到达「道、意向」这两个层次的,这学问就从肺腑中流出,不假安排。还要有所安排,就代表学问还在语句、结构的这个层次。
    听说,有一个人在演讲,你把他的讲纲撤走,把他的投影片通通拿走,他演讲就别讲了,他讲不下去了,因为他靠那些东西演讲,这很有意思。这个地方你们可以去想一想,像现在做学问常常只是资料的堆积。资料的堆积就是在「语句、结构」里寻方法,就只达到「语句、构造」这个层次。这几个层次仔细去想一想,看自己可以要求自己到达哪一个层次。
    「道」、「意向」、「图象」、「结构」、「语句」这就是所谓的「道」、「意」、「象」、「构」、「言」这五个层次。那么,你怎么样让自己能够往上提升呢?要能够穿过语句的遮蔽,进入结构性的把握;穿过结构的藩篱,进到一种图象的相遇;穿过图象本身的遮蔽(它也有另外的遮蔽),进到心灵意象的体会;再由这里回到道的契悟,一层一层的向上。
    王阳明刚开始跟娄谅(一斋)学习「格物致知」的时候,基本上停留在语句、结构的层次上。这娄谅(一斋)是当时朱子学的重要大师之一,明代朱子学的大师之一。王阳明十八岁从南昌回浙江,经过广信,他的夫人是江西人,当结婚之后他们路过九江,王阳明就向这个娄谅请教如何格物致知。娄谅教他宋儒格物之学,并告诉他说,圣人可以学而至,阳明觉得很有道理,请教之后,于是王阳明开始去格竹子之理。王阳明有一个朋友格竹子之理,结果格了一、两天就病倒了。阳明努力的坐在竹子前面,开始思索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也病倒了。那时候他讲的「格物」是错的,所以他就认为是不是自己没有圣贤之份,于是后来就不做这个事了。当然,阳明学问后来又有好几个转折,我们今天不是要讲阳明学。只是要讲后来他做了一个很大的翻转,就是到了贵州龙场驿,他悟道了。他悟道了,就使得他对于「格物」这两个字,做了一个很大的翻转的理解。
    他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这格物释成正物,「格者,正也」。然后把物解成事,格物变成好好的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格物是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上,你要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呢?就是把你的良知推扩到任何一件事物上,彻底的把它做好。这样的话,知行不就合一了吗?这里说的这个「物」就是「事」,这个「事」是「意之所在」,「意之所在」即是「物」,所以「格物」就是「诚意」的功夫啊,这就连在一块了。意是「心之所发」为意,这「诚意」就是「正心」啊,所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心意知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通而为一,心意知物,这就通起来了。阳明有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连在一块儿讲,这是他所谓的心学。心学就是这整个彻底通贯起来(物=知=意=心)。这个跟朱子学整个理解不同,朱子理解格物致知是另外一套理解方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