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论儒道传承(2)


    孟子曾论及道德的三个层次,对我们今天追求道德学问颇有启迪。“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孟子。尽心章句下》)
    这里的第一个层次:口眼耳鼻身代表本能的物质的欲望,若是这五欲(还可加上金钱名位)做了人的主宰,品行便与禽兽没有根本的区别。第二个层次: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由于仁义礼智和天道的规范,使物欲得到制约,因而有所为、有所不为,升华为君子人。在这里,命与性相对,是外在于我的。仁义礼智和天道作为对人的道德约束,学人对仁义礼智和天道的求索和敬畏,这些都是于文字言说上求学问的境界。第三个层次: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程子注解说:“性善可学而尽,故不谓之命也。”所以这个性,是指我人悟入孔子之道而发明的自性。虽然外表上还是原来的那个眼耳鼻舌身,内里却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真诚无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更有什麽仁义礼智和天道!
    这个诚的境界,孟子主张学人深入体悟,才能“自得之”。孟子把它比作大海的无尽源头,“苟为无本,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孟子。离娄章句下》)学人或直下悟入,仰观其大既是天理,暗室扪心也是人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本自具足,毫无亏欠。这是“自诚明”。或如唐诗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亲亲尊贤、恻隐不忍的天然情感,就是人人可见、人人可行的诚之端倪。从此深自悟入,是“自明诚”。所以孟子说“反身而诚”,阳明谓“简易广大”。虽然时代变化,虽然个人的机缘和条件不同,“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中庸》)
    真能悟入而贯通,就能了解儒道的价值原是普遍的绝对的,不曾变也未曾移,而它的一些具体的主张、论说、和形式则是与时俱进、变通无碍的。用这个观点看古今儒学,学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势环境下努力寻求的本是同一个道,虽然论说纷呈,政见歧出,甚至有尖锐对立的学术论争,如同千江流水千江月,但月亮本身没有新旧变异。古人对此有个比喻,说好像是身处黑漆桶里,一朝“打落桶底”、豁然开朗。表现在言上,就是学问思想的出处;表现在行上,就是人们所说的儒者的人格担当。现今很多人批评儒学不能实践,这个病根就在于缺少实证的体悟,身在黑漆桶中还不能自知。而现代哲学家们认定它是“非经验的”,其原因正如阳明先生在四百年前就指出的:“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 (《传习录上》)
    打一个比方。我们走在大街上,看这个人气质高贵、那个人形象猥琐。有一天忽然大家在洗澡堂里面遇到,裎裸相对,却不觉得有什麽差别。这时回想在大街上的情景,才醒悟原来我们一向都在以衣冠取人。《论语》记载,孔子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往往给出若干不同的答案。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仲弓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韧。”对樊迟说“爱人”,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对鲁哀公的提问,则说:“仁者人也。”再三再四地解说,弟子们仍不得要领,孔子只好对他们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大道就在眼前放光,是你们不认得啊。
    常听到有人说,孔孟离我们的时代太远了,所以要用西方哲学重新诠释,甚至“重构”,才是现代化。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借用禅宗的一则公案:学人问佛法,马祖大师指着墙上挂的掸子说“即此用、离此用”。即此用,就是你眼前看到的这个掸子;离此用,是借这个掸子所显现的无尽佛法。世人只见掸子,未见真法。把古书翻得烂熟,只是搬弄掸子。拿西方哲学来说事,也只是搬弄掸子。又恰似赶着自己的影子捉鬼,终不可得。
    我们高张儒道,其实并不否认“学”和经典的重要意义。因为孔子之道,不在四书五经,也不离四书五经。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自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可见对“学”的重视。这里有个区别:如果只是以获取知识为目标,方法学术便是做学问的内容了;而如果要寻个立身立命之处,就不是言语文字方法学术等等所能及。《中庸》讲:“修道之谓教”,佛家讲“一切法如影、一切法如响”。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不把学术言语方法看作唯一的学问,而是如同圣人的演示、身影、脚印、和回音余响,那正是可以启发我们、指引我们入道的门径。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孟子。告子章句上》)学习孔子之道,应作如是观。
    二.例证
    [ 例一 ]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甚至是唯一的传人。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颜回从孔子那里学了什麽?最有名的就是《论语》中所记载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答道:“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颜回的志向,是“愿无伐善、无施劳。”其平生所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在今人看起来实在很稀松平常。
    然而孔子却是这样至高的评价:“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为什麽孔子的评价与我们在文字上面看到的事绩有如此鲜明的反差?唯有孔子能见颜回的修养功夫:“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这正是因为对道、德、仁的传授和学习,真实的内容和功夫不在文字书面之上,而在文字之外。我在拙文
    《论语札记》中曾经这样说:
    以“克己复礼为仁”为例。弟子颜渊向孔子请教什麽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是为初学者说,从日用伦常中、从起心动念上入手,克服私欲逐步趋向于仁的境界。在这里,克己才是修仁。周礼在当时最完美地体现了三代仁人的精神,因而礼被用来作为修仁的载体和尺度。好像禅宗参话头,是达到明心见性的手段一样。古今很多人误会,认为克己只是死板板地行礼如仪、不苟言笑,或者外表符合礼仪就已经是得仁了。其实正好相反,克己复礼的意义在于仁心外现于礼仪。这与佛门念佛的意义不在口而在心是一样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此则极言功夫从脚下做起,从今日做起。乃至一时一刻都不间断---“无终食之间违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