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三坟易》略论(一)


    【提要】 明版《汉魏丛书》中所载的《三坟易》不可能是三皇时代的《易》,因为此中运用了大量的五行思想,而五行与《易》在战国时代才初步结合。《三坟易》在思想内容上以"取法自然"为指导思想,兼采"刑名"之术,以儒家"圣君政治"为旨归,因而它是吸收了黄老思想的儒家作品。它应是汉魏时人所作。由于《三坟易》中阴阳与五行结合,取象上就不可能完全遵守先秦《易》学的以阴阳变化为原则建立起来的预测功能,《三坟易》在本质上已不属先秦象数《易》。
    【关键词】三坟易 阴阳 五行 黄老 儒家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说:"(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关于"三皇五帝之书",郑玄注释说,是"三坟五典"。但《三坟》、《五典》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却没有说明,现在人们所说的《三坟》已有明确内容的《古三坟》,它完整地载于明版《汉魏丛书》中,内容包含有《三坟易》,即《三坟·连山易》、《气坟·归藏易》、《形坟·乾坤易》,还含有三皇(天皇伏羲、人皇神农、地皇黄帝)的事迹。《三坟序》中说,北宋元丰七年,毛渐在泌阳民间发现《三坟书》?quot;三坟各有传,坟乃古文,而传乃隶书。观其言简而理畅,疑非后世之所能伪也。"对于这部《三坟书》,后世多有人认为是伪作,也有人认为它确实是"古三坟",近人王兴业先生更是力持"《古三坟》非伪书说"。①对于《三坟易》的真伪,笔者以为,与其单就它的形式来论定真伪,还不如结合它的形式和内容来分析它的思想。而且,也唯有从内涵上着手才能从本质上断定它是否真是三皇时代的《易》书。因为形式是可以模仿的,如重卦形式,卦序形式,语言体例形式,等等。汉代扬雄作《太玄》、北周卫元嵩作《元包经》,形式是都是模仿《周易》,也都做得象模象样。换言之,本文形式是灵活的。但就作为内涵的理论思想而言,却不是想产生就产生的东西,它只能是一定社会时代的产物。后人可以援用,但汉法抹去它。下文试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三坟易》,辨析它的真伪,兼论它有无价值。
    一、《三坟易》不可能是三皇的《易》
    《三坟易》中一个极其明显的内容是《山坟·连山易》《气坟·归藏易》中都确凿地展示了五行思想。在《山坟·连山易》中,"兼山物"一组卦象是:"兼山物、物君金、物臣木、物民土、物阴水、物阳火、物兵执、物象春"。②此中包含有完整"金、木、水、火、土"五行。在《气坟·归藏易》中,八经卦的卦气主要是五行之气,五行之气及其功能是这样表述的:"天气归、地气藏、木气生、风气动、火气长、水气育、山气止、金气杀"。"地气"相当于"土气"。二《易》中五行的卦象、功能都完整明朗地展现着。在《气坟·归藏易》中,六十四卦里面有五十五卦含五行之气,而此中又有二十五卦纯粹是由五行之气构成,五行实际上已成了《气坟·归藏易》的主体内容。八卦本是法象天地万物,而六十四卦的这种成份结构无疑是说五行之气是天地万物之气的主体,是构成六十四卦的要素,这显然不是《易》中原有的内容,因为《易》原本是讲阴阳之道的,而不是讲五行的。阴阳与五行原本是两个系统的内容。《山坟》和《气坟》所展示的五行思想表明,五行学说与《易》的结合在这里已相当深入。《山坟·连山易》的取象已经?quot;阴、阳"与五行结合使用;《气坟·归藏易》的六十四卦中有五十五卦含五行这气,它反映出五行之气是卦气的主体,它所展示的实际上已经是"五行易"的思想。由此可知,《三坟易》远非三皇之《易》,而且它的产生相当这晚,大约是在汉代或汉代以后。因为《易》与五行学说结合的初始阶段是在战国时代,而二者的融合阶段则是在汉代。这里有必要对《易》与五行的结合历程作一简略叙述。
    《周易》古经中没有出现五行思想。《易传》中也没有出现五行思想。《说卦》在释象时涉及到具体事物如离 火,坎 水,乾 金,坤 地等的物象其实并非属五行学说。这只是由于《易》与五行学说一样都是描述世界现象及其规律的思想体系,因而必然有相似的内容。五行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篇中,该篇所述是周初的事,阐述的思想却是商代的。而《洪范》篇中叙述五行并不涉及阴阳(即《易》学的思想)。笔者所见的最早的把五行与《易》联结在一起谈的是孔子。在帛书《周易·要》篇第四章中孔子说了这样一段话③: 故易又(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又(有)人道焉,不可以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又(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勿(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④。
    但孔子在这里的意思是:《易》中有天、地、人三道及四时之道,而地道是水火金土木五行所不能概括代表的,地道的内容超出五行之外,所以用"刚柔"来概括。孔子的这一说法恰为先秦《易》中没有用五行思想作了证明⑤。孔子的说法又表明,孔子认为五行只是属于地道的内容,而不是统揽三才的事物。
    《易》学与五行学说相结合的初始阶段应是在战国时期。在《管子·四时》篇中记载着一个有明显的融合痕迹的五行说内容:
    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风生木与骨。其德喜赢而发出节时------以甲乙之日发五政------。
    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与气,其德施舍修乐------以丙丁之日发五政------。
    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以风雨,节土益力。土生皮肌肤。其德和平用均,中正无私,实辅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大寒乃极,国家乃昌,四方乃服,此谓岁德。
    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阴生金与早。其德忧哀,静生严顺,居不敢淫佚------以庚辛之日发五政------。
    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寒生水与血。其德淳越,温怒周密------以壬癸之日发五政------。
    在这个论述中,五行与四季、五方、五政配合,而以五行说为基本框架。东方:星、春、风、木骨、甲乙。南方:日、夏、阳、火气、丙丁。中央:土。西方:辰、秋、阴、金甲、庚辛。北方:月、冬寒、水血、壬癸。在这个框架中已容纳了《易》的思想内容。其一是四方称名"东方曰星,西方曰辰,南方曰日,北方曰月"。"日、月、星、辰"已作为四方名称使用。"日、月"与"南、北"统一,《说卦》中已有?quot;南离北坎"、"离为日、坎为月"。这里它已由《易》与五行说都有的四方方位这道桥梁输入到五行说中。其二是四方之气:"东方曰风,南方曰阳,西方曰阴,北方曰寒。""阴阳风寒"不仅成为四时之气的名称,而且已能生出五行,"风生木与骨,阳生火与气,阴生金与甲,寒生水与血。"这里五行是由四时之气所生。而同篇又有论说:"四时者,阴阳之大径也。"即是说四时是阴阳大道的表现方式。可知,四时之气又是决定阴阳的。因而这里已将五行思想纳入阴阳范畴之下!阴阳观念作为《易》学的基本思想已经统一了五行。当然,《易》学中的"阴阳"概念并非一开始就有,最初应?quot;天地",因为《易》说"太极生两仪""两仪"取象就是天地。十个自然数根据奇偶的分别来配两仪,因而被称作"天数、地数"。"阴阳"范畴应是"天地"思想的发展。当两仪由最初的"天地"发展到为"日月"所取代时,"阴阳"概念在《易》中也就取代了"天地"概念。阴阳观念的形成应是与《易》的发展相伴而行的,因为《易》是作为贯通三才之道的学问而存在的,而阴阳则是对三才的规律特征的概括和抽象。《易》必须讲天地日月之道,而阴阳则是日月(古人说是天地所生)二象的基本功能表现。无论是"天地"还是"日月",作为两仪的象征,它都是《易》学最基础的内容,因为两仪是八卦之祖,八卦是两仪之孙。春秋时代,阴阳观念已经成熟,它被用来解释天地间的各种现象,与五行的结合大概发生于这一时期。其三,十干作为记时工具,在这里也已与五行配合完备(土在这里虽没与戊已相配,但在下面的《五行》篇中已与戊子结合)。十干在《易》中早已使用,如《易》卦?quot;已日乃孚";《巽》卦的"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蛊》卦的"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这里十天干已被用于五行,只是这的阴阳属性还没有展开,只粗略地与四季阴阳搭配着,进一步的发展必然是与五行一道,分阴分阳。十干作为记时工具也很自然地成为《易》与五行结合的桥梁。总之,《管子·四时》篇确凿地展示了《易》与五行在战国时期仍处于结合的初始阶段的事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