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道德经与现代企业管理之十七:制度篇


    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本义】
    最好的治世,是下民知君在,却不识君功。其次,以仁义治世,使民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以法规刑罚治世,使民常怀畏惧。最下的以暴力治世,则随意欺诲百姓。上不足以取信于民,民也以不可信对待其上。谨记啊,这些话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凡事都能够顺遂事理而成功,而百姓却觉得我自然无为。
    【管理启示】
    对于企业而言,最好的管理方法是建立一个体现企业意志的文化环境来管理,员工根本不管是谁在管理,只是用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因为只要做好了,企业会依据企业的制度文化公平地分配。其次的管理方法是管理者利用个人影响力来进行管理,员工相信管理者能够对自己的贡献公平地分配,不会随意抹杀其功劳,因为员工相信管理者的信誉。再次的管理方法是管理者依据自己制定的企业法规刑罚来进行管理,员工迫于社会的压力而努力地遵守它,因为与其相违就意味着受到制度的惩罚,甚至失去工作。最差的管理方法,就是管理者利用自己的优势,随意地欺诲员工,因为员工害怕管理者。
    没有共同的利益就没有共同的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制度文化,它保证了员工的利益得到保障。因此员工能够全心全意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企业中来。与此相比,利用员工对管理者个人的信任来管理就差远了,因为这种信任是不稳定的,随意性非常大,员工常会担心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很难忘我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企业中来。这就是所谓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管理者一定要谨记,不要将自己凌驾在企业整体之上,管理者只是一个按照企业意志对员工优选的容器,它不断把与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优选上来,并通过竞争将与企业发展需要相违背的员工淘汰下去,从而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体现企业发展需要的文化环境,通过这种企业的普遍联系方式,适应社会需求的建议就会迅速优选上来,并形成新的企业意志执行到组成企业的每一个人身上,企业发展了,员工的个人利益同步增长,而员工却觉得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而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引导,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内在原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