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解释学与中国传统文化(5)


    ‍如何达到两视界的调和融合,如何把握理解的客观性?首先,解释者的理解必须从接受开始。就象一个厨师,你给他的是萝卜,他就不可能炒出白菜,只能以萝卜为原料。同样,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文本,文本有它的视界,这是一个给定的控制和约束理解的范围。所有的理解只能在文本给定的范围内展开,脱离文本绝对不会有正确的理解。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最终的确然性是一个在理性主义范围之内无法达到的目的,但如果没有那些不断努力试图达到这个目标的人们,我们的文化就将会是贫乏而可怜的;而且,如果我们的文化完全落入怀疑主义者们的手中,那么它将几乎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因此,以文本给定的范围作为理解的约束力是很重要的。
    ‍‍‍‍同时还应该说明的是,加达默尔在提出人的前理解状态时作过一个重要区分,“一种是历史给予的,对理解有正面的价值,人永远无法摆脱的先见,它来自人对历史文化的继承,联结每一代人与历史的存在上的关系,因此它是合法的先见。”‍“另一种先见,加达默尔称之为盲目的先见。它是指个人在现实人生中不断接触吸收的见解,传统解释学或近代哲学所指责的偏见,很大程度上是指这种后天而来的见解。”‍‍‍注释史上那些主观随意的解释和生搬硬套的比附,都是盲目先见的结果,盲目先见是必须加以摒除的。
    ‍‍‍‍诚然,合法偏见与盲目先见的区分是困难的,而且也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分界限。在一个时期是合法的、客观的解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在别的解释者眼里很可能会变成是主观臆想。加达默尔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的诠释理论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他认为我们没有必要证明一个解释是适合的,我们可以证明一个解释是不合适的,这样会相对容易些。不难看出,艾柯用的是波普尔的证伪的方法,不能否认,这种方法是有效的。正如我们上面说的康有为在《孟子微》当中做出的解释,有一定知识背景的人都可以证明它是不正确的,因为两千多年前孟子所处的时代,中国尚未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孟子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思想。
    然而,关于解释的客观标准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难题。我们只能如加达默尔所说:“哲学家必须意识到他自身要求与他发觉自己置身其中的实在之间的那种张力。”‍‍‍的确,我们所能做到的只能是正确对待这种张力,这对于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加达默尔著,王才勇译.真理与方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加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3‍加达默尔著,薛华等译.科学时代的理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
    ‍‍‍‍4‍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4.
    ‍‍‍‍5‍殷鼎.理解的命运.北京:三联书店,1988.
    ‍‍‍‍6‍霍埃.批评的循环.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北京:三联书店,1997.
    ‍‍‍‍8‍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9‍陈少明.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10‍董洪利.古籍的阐释.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11‍申小龙.语文的阐释.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刘婉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