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儒家文化哲学何以可能(三)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隐公卷第一[A], 春秋公羊注疏[M]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3]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第2版,1982.
    [4] 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 朱人求.孔子文化哲学思想初探[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6]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7] 柳诒徴.中国文化史(上)[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8] [清]顾亭林.周末风俗[A].日知录[M],参见[清]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4.
    [9] 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96.
    [10]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 [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3] [英]R.G.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何光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4] 朱谦之.文化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5] 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6] [美]莱斯利·A·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沈原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17]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8] [梁]萧统.文选序[A].文选[M].海荣、秦克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9] [汉]许慎. 文部[A].说文解字[M]. [宋]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
    [20] 顾晓鸣.有形与无形:文化寻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1] 国语[M].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2]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3] 朱良志,詹绪佐.“文”义阐释的文化内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2)
    [24] [波兰]K·高里科斯基.中国人关于文化概念的演变[J].罗非译,国外社会科学,1990(9)
    [25] [宋]朱熹.论语集注[M].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6] [明]宋濂. 文说赠王生黼[A].宋濂全集[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注释:
    [1] 文化哲学的萌生,通常认为是从19世纪中叶以后的新康德主义开始的。1910年,文德尔班发表《文化哲学和先验观念论》,首次提出“文化哲学”的概念,他认为,文化哲学就是价值哲学,文化哲学是以价值为中心对真善美应然价值以及价值在社会文化中的表现与作用的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文化哲学已成为当代显学。
    [2] 康德认为,“如果想要把一种知识建立成为科学,那就必须首先能够准确地规定出没有任何一种别的科学与之有共同之处的、它所特有的不同之点;否则各种科学之间的界线就分不清楚……这些特点可以是对象的不同,或者是知识源泉的不同,或者是知识种类的不同,或者是不止一种,甚至是全部的不同兼而有之。”参见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7页。本文对儒家文化哲学存在的合法性的论证基本上贯彻了这一理念。
    [3]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礼记》虽然成书于汉代,但其中反映了先秦礼乐文化制度及其相关思想,论文所引的关于《礼记》的内容仅作为旁证,仅仅作为对先秦儒家文化哲学思想的补充说明。
    [4]  孟子认为“良知良能”、“仁义礼智”都是先天存在的,因而他强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