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冲突与出路(二)

(四)发展科学技术与遏制科学主义蔓延的冲突
    在考察这对矛盾之前,我们必须先澄清一些基本概念。一是科学技术。显然,这里的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目的是发现经验现象的规律,而技术则把这些规律转换为可操作的器物,用以改造自然。一般来说,科学技术是一种中性的东西,但当代西方的一些学者,如海德格尔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现代技术是一种消极的东西,它不但控制自然,也控制人,使人处在高度异化的状态中。二是科学精神。尊重理性、尊重事实、追求真理、强调协作等等都是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一般认为,科学精神是一种积极的东西。三是科学主义。它实际上是一种科学万能的观念,认为人们可以用科学解决所有的问题,认为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可以无条件地推广到现实生活和人文科学中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科学主义“认为宇宙万物的所有方面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认识”①(1)。一般认为,科学主义是消极的东西,必须加以遏制。四是人文精神。用什么东西来遏制科学主义的蔓延呢?人们提出了各种答案,这些答案的实质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价值、权利、责任和终极关怀的强调。一般认为,与科学主义相对的人文主义是一种积极的东西。
    在当代中国文化的独特语境中,发展科学技术与遏制科学主义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相对落后。要赶上西方的先进水平,就要普及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科学主义的蔓延也很严重。不少人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从而忽视了对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宗教和神秘主义思想的研究,忽视了对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倡导。于是,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出现了这样一种奇观:一方面,官方的理论家总是不断地举行科学技术方面的会议,强调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普及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民间的学者总是强调人文精神的失落及重新振兴它的必要性。显然,这样的矛盾还会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中长期存在下去。
    (五)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文化心态的冲突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但长期以来,文化保守主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闭关锁国的惰性的文化心理。从1840年以来,在西方列强的进攻下,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优劣进行了比较,深感中国的落后,特别是中国在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的落后。巨大的落差助长了激进主义思潮的蔓延,这一思潮的特点就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正如林毓生先生所说的:“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②(2)这种激进主义思潮在五四运动中已见端倪,当时有学者主张把文化古籍扔到厕所里去,甚至主张把汉字拉丁化或者干脆把汉字废掉。后来,在“大跃进”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激进主义的口号,如“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等,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可以实行按需分配的制度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许多激进主义的口号,如“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大公无私”等等也被提出来了。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贫富落差的感受和对金钱财富的追求,为激进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守主义又渐渐地在文化界抬头了。法国革命与英国革命的优劣重新得到了评价,过去史学界受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总是褒扬法国革命而贬低英国革命,现在英国的“光荣革命”成了革命的最佳形式,伯克的《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一书成了新保守主义者的“圣经”。毋庸讳言,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中,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下去。这是由中国既具有悠久的历史,又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双重身份决定的。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文化处在一系列矛盾和冲突之中。只有认识这些矛盾,才能全面地理解当代中国文化。
    三、当代中国文化的出路
    当代中国文化向何处去?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纠正关于文化问题的一些错误的看法。第一种看法笔者称之为“自然主义的文化多元主义”。按照这种看法,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文化的多元性已经成为知识分子的共识。如果故意倡导某一种文化观念,这种观念就有可能成为话语霸权,从而导致文化专制主义的复现。所以,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应当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让其自然而然地发展。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它完全排斥文化发展中的批评机制。事实上,历史和实践一再告诉我们,没有真正的批评,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发展。在笔者看来,应当追求的是“批评的文化多元主义”,当然,批评要确立严格的原则和规范,使它不至于蜕化为话语霸权。
    第二种看法笔者称之为“文化观念决定论”。按照这种理论,在任何社会的发展中,观念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要少数知识分子抛弃了某种旧观念,旧世界就崩溃了;同样地,只要他们接受了某种新观念,新世界也就诞生了。这种把文化观念理解为一切力量中最根本的力量的看法,是很天真的。事实上,当某种文化观念还没有被人们普遍认同的时候,它什么也不是。即使被普遍认同了,要转化为现实的力量,也要通过实践。单纯的观念并不拥有任何力量。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由于“文化观念决定论”在知识分子中有广泛的影响,所以他们都倾向于接受并模仿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的思维方式,认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要旨是建立一种新的伦理观,由此来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就像西方的新教伦理推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样。而这一思维模式又与传统儒家和当代新儒家倡导的“内圣外王”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直到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人们才认识到,所谓“儒家伦理”在东南亚国家中也不过是一种边缘化的、无足轻重的力量。归根到底,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是经济、政治、技术、军事方面的现实力量。文化观念就像纸币一样,它是否有价值取决于银行里是否有相应的黄金储备。
    第三种看法笔者称之为“追求完美论”。国内的不少学者提出:要把中国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与西方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结合起来,建设一种完美无缺的新文化。这也是一种十分天真的观点,因为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绝对完美的,否则它就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力和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事实上,人们永远只能追求比较好的文化,而无法达到绝对好的文化。正如黑格尔所说的:“纯粹的光明就是纯粹的黑暗。”③(108)“好的最大的敌人是最好。”④(226)这就启示我们,我们永远只能去追求比较好的东西,但却不应该去追求绝对完美的东西。总之,在这方面,需要有一种抵御“完美乌托邦”诱惑的能力。
    如何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如果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即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这三个层面来看,制度文化的重要性正在凸现出来。就制度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民主化是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如果从狭义的文化概念,即观念文化的角度来看,应该认识到,当代中国文化变动的实质是从原始伦理精神向法的精神和道德精神转化。所谓“原始伦理精神”是以自然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的主导性精神,其基本特征是:以家族为本位,以孝悌为核心,重视等级制度、身份关系,强调人情关系,等等。所谓“法的精神和道德精神”,是以现代文明社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主导性精神,其基本特征是:以个人为本位,以个人的良知为核心,以契约和法律为准绳,追求独立和自由,强调公正和民主,等等。不管我们是否赞成,从原始伦理精神向法的精神和道德精神的转化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7]。也就是说,我们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方面的思考应当自觉地适应这一历史的过程,而不是把自己的愿望与这一过程对立起来[8]。当然,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促使当代中国文化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应该从文化生态学的立场出发,协调好下面的关系:
    其一,既要接受外来文化中蕴含的普世性价值,用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又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智慧和价值的因素,从而对现代化的理念做出必要的修正。总之,要以开放的心态,自觉地把全球化蕴含的普遍性与中国文化包含的特殊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其二,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同步性。因为政治和经济不可能长期处于分离状态。政治不过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只有把经济建设与政治体制的改革协调起来,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才不会步入歧途。
    其三,既要重视法制建设,倡导法的精神,培养法权人格,又要强调道德建设,提倡道德意识,培养道德实践主体。老子云:“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秦王朝只认苛法,15年就垮台了。因此必须在造就法权人格的同时造就道德实践主体,才能保持文化精神在生态上的平衡。
    其四,既要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发扬科学精神,又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提倡人文关怀,倡导人文精神。绝不能使当代中国文化分裂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极。事实上,真正的精神自由存在于精神各要素的和谐之中。只有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自觉地协调各文化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促使当代中国文化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注释:
    [1]在探讨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上,笔者既不赞成黑格尔式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也不赞成柯亨式的所谓“中国中心论”。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刺激—回应”的方式描述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演化,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无论如何是影响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2]近年来,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已经大大地加强了。在学术界,基督教的研究机构不断增加;在民众中,信奉基督教的人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圣诞节似乎已经成为民众的一个重要节日。笔者在美国和加拿大访问时,曾经参观过一些华人教堂,听过一些华人牧师的布道,发现在留学海外的中国科学技术知识分子中,信奉基督教的人很多。信奉者的动机既有融入西方社会的愿望,又有排遣精神孤独的无奈,也有少数人的动机则是肤浅的、极端功利主义的。据说有人在祈祷时说:“感谢上帝,我女儿终于得到签证了。”这样的祷告与其说是祷告者的有神论倾向的证明,不如说是对他的无神论倾向的一种确证,因为在他的祷告中蕴含着完全相反的意思:“上帝呀,如果我的女儿得不到签证,我就绝不会信奉你!”
    [3]从当代中国文化的结构可以看出,早已不存在所谓“纯粹的中国文化”,当然也不存在所谓“纯粹的西方文化”、“纯粹的东方文化”或“纯粹的日本文化”等。在全球化发展的态势下,单纯的民族国家文化或单纯的区域文化都已无法继续存在下去。文化之间的互渗,特别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入侵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西文化比较”这样的研究领域在意义上就显得含混起来。
    [4]毛泽东把近现代中国社会称之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值得深入思考的是,把“封建社会”这样的概念移到中国社会中来是否合适?但毛泽东的这一论断有着广泛的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新讨论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时,这一论断才受到严峻的挑战,但迄今为止还有不少学者信奉这一论断。
    [5]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里大量的人口流向城市,有学者把这种“民工潮”称之为“盲流”。实际上,“民工潮”并不是“盲流”,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它是从经济要素低的地方流向高的地方,这是服从价值规律的。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现象,即个人从家族中分离出来,被抛向社会,而这正是使他成为真正独立的、自由的个体的第一步。从15、16世纪开始,欧洲也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欧洲的学者和文学家常常把他们称作“流浪汉”,其实,他们也是从农村的家族中分离出来的,从而也在完成一个向现代社会转化的伟大的历史过程。
    [6]每年正月初五是财神节,从农村到城市,家家户户都为迎财神而放爆竹,以致马路成了“红地毯”,许多草坪被烧毁了。这充分反映出人们追求财富的浮躁心理。
    [7]只要我们考察一下现代欧洲文化思想演化的历史,就会发现,法的精神和自觉的道德精神的确立乃是现代文化产生的最重要的成果。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1748)和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1788)乃是现代文化精神的重要标志。
    [8]某些意识形态专家对所谓个人主义的批判就犯了这样的历史性错误。他们竭力把个人主义与自私自利等同起来。其实,个人主义是肯定个人应有的权利与义务,与自私自利完全是两回事。当然,在当代西方社会中,个人主义的发展过了头,形成了一种极端的、反社会的个人主义。这种极端的、反社会的个人主义是任何社会都会加以批判的,但个人主义却是合理的。另有一些学者则以形式主义的态度对待西方学者的观点。如有的西方学者在高度工业化的、异化的西方社会中感到孤独,因而提出了“返回家园”的口号。一些中国学者亦步亦趋,也高喊“返回家园”。殊不知,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情景中,不是孤独太多,而是太少,不是“返回家园”,而是要“走出家园”,因为普遍的、独立的个体还没有从宗法家族中分离出来。
    参考文献:
    [1]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3]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杨,张启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原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4期,2007年7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