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论礼器的文化意义与哲学意义(4)

注释:  
    [1]金泽:《宗教禁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32页。  
    [2]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66页。  
    [3]林沄: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J],1990年第3期。  
    [4][元]陈澔:《礼记集说》[M],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6月版,第80页。  
    [5][元]陈澔:《礼记集说》[M],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6月版,第67页。  
    [6]金泽:《宗教禁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第60页。  
    [7][英]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69页。  
    [8][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12月版,第108页。  
    [9][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125页。  
    [10]王夫之:《周易外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2月版,第203页。  
    [11]梅珍生:《晚周礼的文质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82页。  
    [12][13]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97页,第197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