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弟子规》的德育思想探析(1)


    儒家德育思想是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德育思想的精华,高度概括了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的教育智慧,是古代对人性规律的把握和对价值观探索的体现。儒家德育有其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弟子规》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挖掘中国儒家文化中伦理道德教育的价值,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将儒家德育思想具体化使其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将它生活化使其具有生动情境性。
    《弟子规》传承儒家德育思想,教我们处事的伦常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教我们做学问道德的功夫: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教我们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教我们处世态度: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教我们待人接物,“已所不欲,忽施于人”[1]、“行有不得,反求诸已”。[2]《弟子规》中所倡导的秩序、诚信与仁爱,恰恰是当今中国在社会转型期缺失最为严重的,殊不知:没有自身传统文化的底蕴,也就等于对外来文化没有任何“防御能力”了。[ 3]《弟子规》教育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等儒家教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具有极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一、《弟子规》的内容结构解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概括了历代对童蒙的要求,《弟子规》是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要。教材分为五个部分,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易于背诵、理解、实行。后来,《弟子规》成为和《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齐名的儒家蒙学课本,广泛地流传开来。
    《弟子规》总体来说,其内容结构呈由近及远、由低级到高级的序列组合,而且儒家十分注重“孝”在道德中的基础地位。《弟子规》对孝悌中的亲亲与尊长的论述比较多,要求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对“冬则温,夏则凊;昏则定,晨则省”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虽然其中也提出“亲有过,谏使更”,“谏不入,悦复谏”的要求,但最后还是提出当谏而弗听之时,要做到“号泣随,挞无怨”,这较之《孝经》中《谏诤篇》的要求,似嫌逊色。
    对“谨而信”的规定,比较实际,而且明确提出“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和“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些具体要求,对于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某些弊端都有很好的省察作用。而且其中列举了对日常生活琐事的要求,对纠正当前青少年中经常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和问题,都大有好处。比如说:“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无问”。
    在“泛爱众,而亲仁”一章中,首先提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用天覆地载的最高理念,来阐释“博爱之谓仁”的思想,将“泛爱众”提升到了《礼记·孔子闲居》中孔子所说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此三者,以劳天下,此谓之三无私”的高度,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并且具体论述了“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以及隐恶、扬善、报恩、忘怨、与多、取少等等待人处事的原则。还提出了要认清“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的不同情况,使在“泛爱众,而亲仁”的进行中作选择。
    最后,在“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中,对于力行与学文的阐述,也是比较全面的,如“不力行,但学问,长浮华,何成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对“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原话做了更为全面的阐释。
    其中还讲了一些读书学习的方法,如“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等等,都是有益的读书方法。最后还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作结,指出只要自强自励,最终必定是学有所成,功有所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