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儒学的产生发展(1)


    儒学的产生发展
    1、春秋战国时天下大乱,为了救世,思想家各自提出不同的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主要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轻重家、兵家、农家、医家)争鸣。儒学是其中一家。
    2、孔子周游列国,无人接受,回国整理传统文化。经过综合创新,形成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学思想体系。
    3、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战国时代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朱主张极端的利己主义,墨子主张极端的利他。孟子辟杨、墨,捍卫儒道,弘扬儒学,将孔子“仁”的思想贯穿于政治,提出仁政理论体系,发展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倡导民贵君轻,被奉为“亚圣”。
    4、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主张隆礼重法。他的学生李斯与韩非在动乱时代强调法治,帮助秦统一天下。他们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
    5、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升到了官方正统哲学的独尊地位。由于对儒学经书的注解杂乱纷呈,东汉郑玄统一了今古经文之争,被视为“郑学”,成为官方儒学标本。
    6、北宋二程创立了新儒学—理学,把佛道的一些观点糅进儒学之中,后朱熹加以发展稳固,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文化的基本格局,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宋、元、明、清都将其奉为经典,指定为官方哲学。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质,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原则,要“顺天理,灭人欲”,安分守己。
    7、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后,历代儒家不断根据时代的需要积极发展儒学。儒学是发展的,是不断充实丰富的,是动态的,是众多儒家共同努力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础,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主要内容在儒学中。
    儒学的基本精神
    1、最基本的精神是仁与义,又称“孔孟之道”、“仁义之道”。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
    仁是从孝引申出来的,义是对仁的制约。
    关于仁:从爱亲到爱人,从爱国到爱人,都是仁爱的普及、扩大。
    关于义:任何道德都要有度的限制,这就是宜,是适宜、恰当、合理的意思。
    2、必须对应的人际关系。
    君臣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对臣要有礼貌,要尊重;臣对君要尽心尽力,要忠诚。
    父子关系:父慈子孝,父为子纲,但也不能绝对化。
    3、重要道德的概括。
    三达德:仁、智、勇。仁是全德之称,兼统各种美德;“智即是明也”,辨是非,明利害,既自知,又知人;“勇者不惧也”。
    五行:仁、义、礼、智、圣。
    四善端:仁、义、礼、智。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领八条目:《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德:忠、孝、诚、信、礼、义、廉、耻。
    至德—孝。最高的道德是孝。所有道德都是从孝推导引申出来的,所以说孝是道德的根本。教化也是通过孝的教育产生的,或者说教育也是从孝的教育开始的。孝分3个阶段:在家事父母,出去工作要忠于君(这个君包括现在所说的上级,事君就是为民),最后是立身扬名,忠君是大孝的表现。
    作者:释空大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