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关于佛教慈悲观与孔子仁学观的比较(二)


    二、孔子仁学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
    孔子的仁学观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孔子关于“仁”的观念,发端于西周时期的人本思想。孔子吸收了西周时期“德”的观念发展形成的诸多成果,用“仁”统摄了“德目”的众多内容,将“仁”的观念系统化,铸造起以“仁”为核心的哲学范畴——即“仁学观”,成为儒学和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根本观念导向。“仁”,即“爱人”,这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和爱心,它既是一种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通联系与相互关照,又是一种主体内在的意识自觉,是可以自己决定的道德自律和价值追求。儒家通过推广这种具有崇高道德价值的“仁爱之心”,提升人的精神,使之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别,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孔子的仁学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仁者爱人”的仁爱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源自“仁”的本义。《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这是孔子仁学观的又一个命题。以上两个命题指出爱心和用爱心爱人,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明确把道德主体和主体追求的价值目标统一起来,这是孔子对当时社会历史现状反思的结果。春秋时期“礼乐崩坏”的现实,导致了当时人性的恶化和人们道德的下滑,但是,孔子继承了上古和西周时期理性的人文精神传统,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对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
    2、“里仁为美”的仁德观。“仁德”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核心内容,是孔子仁学观在道德修养上的具体体现。君子是孔子理想中仁德的体现者和实践者,君子有着崇高的道德人格、高度的道德自觉和道德修养。孔子曰:“里仁为美。”(《里仁》,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孔子仁学观中提出的以“仁”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其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够承担起历史使命的理想人格——具有仁德的君子仁人。对君子的仁德观,孔子规定了明确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仁者安仁”(《里仁》),即在义利关系上,主张“义以为上。”(《阳货》)“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他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认为君子的志向不应为物欲所困扰,而应该“志于仁”,以弘扬仁道为己任。这种价值目标导向是成就理想人格——“仁德”的内在动力。
    3、“克己复礼”的仁道观。孔子对“仁”的整合,其目的是为了谋求“礼”的深化,让“礼”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扎下根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认为只要君子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并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达到理想目标,获得最高道德价值——“仁”。这里,孔子充分肯定了人的能动作用,并指出了君子的人生追求。孔子弟子曾子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孔子认为,为了达到“仁”,就必须“克己复礼”,践行“仁道”。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这里,孔子阐明了从身心两方面实现“仁”、“礼”合一,这也为他理想中“内圣外王”的君主指明了修行“仁德”的路径——即“仁道”。
    4、“天下归仁”的仁政观。孔子的仁学观,既是对个体生存权利和生命价值的肯定,又是对群体社会关系的规定。因而作为仁学的最高价值目标──“仁”的实现,对个体而言,是培养具有完善人格、高尚品德的志士仁人;对群体来说,则是建立体现“仁政”的既是充满生机而又和谐有序的大同社会。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子路》)这里所说的“仁”,就是指社会中人人都自觉接受仁道,实践仁道,仁政大行的社会理想境界。《宪问》篇讲了推己及人的三个递进的发展阶段,首先是“修己以敬”,其次是“修己以安人”,最后是“修己以安百姓”,这样就可达到身修、百姓安、国治、天下平的和谐大同的理想社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