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中国传统哲学中主体修养学说的认识论意义(3)

对认识主体修董方法的探求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早明确提出关于主体修养的必要和方法问题的,大概是现存《管子》一书中的《心术上》③。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皆欲知,而莫索其所以知。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意思是说,人都想要得到知识,但不能了解如何才能获得知识。人们所认识的是那个对象,而所以能去认识,则是人这个主体。不把这个认识主体修养好,怎么能认识那个对象呢?与此同时,在这篇文章中也提出了认识主体修养的原则和方法,那就是所谓的“静因之道”。 
    这里,“因”是最根本的原则。《心术》等篇的作者认为,事物本身都有一定的客观存在的形状以及与它相适应的名称,按照事物的形状而为它定名称,这就是“因之术”。所以说,所谓“因”也就是不作任何主观的增加或减少,而要按照事物的本来状态去认识它④。“静”是贯彻“因”的原则的必要前题。他们认为,在事物到来之前就急躁妄动,是不可能去观察事物的,只有保持“心”的安静才能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它们⑤。而要保持“静”,就需要先做到“虚”。“虚”一方面指去掉过多的“嗜欲”,因为他们认为“嗜欲充溢,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所以说:“虚其欲,神将入舍”。另一方面,“虚者,无藏也”,即不要让已有的认识停留在“心”中,因为那样会妨碍接受新的认识。因此他们主张“物至则应,物过则舍(舍)矣。”并且认为,“舍(舍)矣者,言复所于虚也。”人们如能保持“静”,则必能达到“一”。“一”主要是指专一。他们认为,如能专心一意,耳目必能端正,而观察更为深远的事物⑥。 
    《管子·心术》等篇中这些关于认识主体修养的思想,为荀子所继承和发展。他在总结前人各派有关理论的基础上而提出的“虚壹而静”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代表性、最为概括的关于认识主体修养的理论,并且对于后世思想家有看深远的影响。 
    如前所述,荀子认为,“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解蔽》)意思是说,一切事物的差异,都会造成人们认识事物时的偏面性(如看到了这一面就看不到那一面等等),这是思想方法上的共同毛病。要克服这种“心术之患”和“蔽塞之祸”,就需要确立一个标准,即所谓“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这样就可以达到“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类别、秩序)也。”笋子把这个“衡(标准)”叫做“道”。而人如何来认识和掌握“道”呢?则要靠“心”的“虚壹而静”。他强调说,想求得道,只有虚才能进入;想学习道,只有壹才能穷尽;想研究道,只有静才能清楚。所以说,如能做到“虚壹而静”,就可达到认识上的“大清明”,一种极为透彻而毫无偏蔽的境界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