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老孔墨政治理想之比较(2)

二、对周礼态度之比较 
    周礼是奴隶社会的一种等级名分制度,它不仅指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而且还包含了此前夏殷时期的一些礼乐制度。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P83)
    当了周王朝多年史官的老子当然熟悉周礼的内容。但他更深刻地看到周礼的某些虚伪性,认为周礼不过是为统治阶级服务麻痹广大民众的工具而已。所以老子对周礼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2](P361)老子进一步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兹。国家昏乱,有忠臣”。[2](P336)基于此,老子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2](P337)他看到了西周以来的礼乐文化给人们带来了自私、欺诈等一系列不道德行为,于是错误地认为文化本身是社会混乱的源头。老子提倡愚朴的原始道德固然有其善良的愿望和合理的成分,但是也有不正确的一面。
    孔子对“周礼”则是崇拜得无可复加。他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恢复“周礼”。为了恢复“周礼”,他从政事、收门徒,游列国,作《春秋》。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P91)。可见,孔子对以“周礼”为核心的周文化是何等的推崇!《论语·述而》载:“子曰: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周代礼乐制度的基础,孔子对他梦寐以思。
    对于“礼”的要求,《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把礼作为治国的根本,是西周以来的传统思想。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仍坚持“为国以礼”,不过,孔子对周礼的态度既有继承,又有超越和改造。“国之命在礼”,“为国以礼”[1](P188)集中反映了孔子对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他还强调“齐之以礼” [1](P76),把“礼”的范围扩大到民间,突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界限。
    孔子认识到“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6](P13)《礼记·礼运》载:“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调制度。”《礼记·典礼》也载:“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如果不遵守礼,则会出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p147)的现象。孔子还认为,“礼”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所以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P142)“不学礼,无以立。”[1](P253)“不知礼,无以立也。”[1](p285)
    墨子对周礼基本上是持反对态度。墨子的最高信仰是“天志”。他公开宣称:“子墨子置立天志,以为仪法。”[5](P236)反复强调“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度量天下。”他进一步说明“我有天志,此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他用“天志”去衡量“天下士君子”和社会行为规范,排除儒家主张的“礼”对社会的指导作用。
    在墨子看来,凡是符合“礼”的,都违反了“天志”,是不合理的。因此,他以“天为法”,对现实的“礼”进行否定和批判。他强调“天志”、否定“礼治”的社会秩序和原则,希望建立一种新的等级制度,表现出了强烈的革新倾向。
    老子对小国寡民状态的赞美和对周礼的否定,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是形而上的复古。孔子对周礼的继承发展和超越,是藉以通过肯定的方式达到真正的复古,墨子以“天志”取代“礼”,希望通过“天志”来主宰社会,开创一个“尚同天下之义”的新境界。
    作者:谭宝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