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孔子驾到2049中国史诗(3)

儒家思想与西方哲学有何不同?对中国人的意义又是什么?
    陈战国:过去我们羡慕西方,要向西方学习,主要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使中国富强起来。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我们已经有能力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但是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诸如人与自然、国与国、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还有人类的生存方式问题等等,西方哲学在这些方面比较薄弱。面临这些新问题,人们发现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优秀成分值得借鉴。社会和谐、世界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就是来源于儒家思想。
    儒家认为天、地、人“三才”各有各的地位、功能和职责,三者是可以并列的。人的责任是帮助天地化育万物,而不是与自然作对,不是按照人的意志改变自然。按照大自然的规律辅助和促成万物的生长变化,这是人的责任。中国人主张顺应自然,尤其儒家,认为应该积极地帮助自然的顺利运行。
    中国的现代化也不能只考虑国家的强大,现代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儒家的民为邦本、藏富于民这些思想对我们社会的进步也有积极意义。中国文化与西方不一样,我想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中国的现代化要以中国文化为内在精神。
    中国是一个非宗教国家,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信仰宗教,但是中国人同样需要精神上的依托。儒家给我们提供了价值之源,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人生之路,为我们指出了人生的归宿。《论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中国人不是为了进入天堂而努力,也不是“向死亡存在”,而是向“仁”存在。成为“仁人”是人生的最高目的,人终生都要向这个目标前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的这种思想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
        “孔子思想是有生命的、不断发展的”
    最近西方热炒中国2049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49年正好也是孔子诞辰2600年,您认为儒家思想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陈战国:对于这种“捧杀”要理智、冷静地对待。我们不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也不自卑。重要的是一定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才能为人类多做一些贡献。我们的现代化起步晚,虽然经济发展了,成为制造业大国了,但科学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只有在科学技术、在文化上也走在前面,中国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使我们有了开阔的心胸和眼界,中国人在处理国际关系、人与人关系的时候,很宽厚、温和、包容,不斤斤计较。从历史角度讲,我们过去是世界上非常先进的国家,将来我们还会更先进,但是我们不会是一个行“霸道”的国家。儒家主张“王道”,反对以力服人,主张以德服人;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要在治理好自己国家的同时去帮助其他国家共同发展。
    中国人宽和、平易、有同情心的特点是否与儒家“仁”的思想密切相关?
    陈战国:儒家思想里有一种“类意识”。“仁”就是一种人的“类意识”。人类离不开一个一个的个人,但是任何个人必须在人类中、社会中才能生存。人是个人和“类”的融合体,中国人很早就有了这种“类意识”,就是以人类为自己的大生命,知道只有人类能够存在、发展,个人才能存在和发展,这就是“仁”。把别人看得跟自己一样,对人有一种爱的情感,乃至把天下、国家看成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大生命,去爱整个人类,爱天地万物,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是儒家的精神。我觉得这种精神不亚于任何一种宗教,是非常开阔,能够包容一切的,一点都不狭隘。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思想有很强的现实性,能够落实到现实的社会、人生、国际关系中去,不像宗教那样玄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您认为现在常说的儒家精神可以等同于孔子精神吗?
    陈战国:我认为可以。儒家思想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但始终都没有离开过孔子。离开了孔子就成了无源之水,就很难说有多少价值,毕竟还是有根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虽然孔子留下的著述不多,但涉及面非常广,后人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孔子思想的不同方面不断地进行发挥。比如汉代董仲舒出于“大一统”的需要解释《春秋》,宋明儒者为了“辟佛老”而构建道学,康有为为了推行戊戌变法写《孔子改制考》,这些都是从孔子出发而又把孔子思想向前推进。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域,但他们的思想都是从孔子而来,把孔子思想中的某一点放大了。未来同样如此,孔子有很多话都可以发挥,这说明孔子思想是有生命力的,是不断发展的。儒家文化就像一条长河,有根、有源,不停地流动,是一个有生命的思想体系。
        被“世俗化”的孔子
    
    孔子一生
    鲁国曲阜,67岁的陬邑大夫叔梁纥与少妻颜徴喜得贵子,圣人孔子诞生!年轻时的孔子天资聪颖,诗书礼乐,无不通达。仕途不得志、理政报国不成,设杏坛首开私学,有教无类……孔子远行,赴千里之遥洛邑,问礼老子。在洛水之滨,进行了一次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哲学交锋。齐鲁两国国君夹谷会盟,孔子剑阻齐兵、周礼作器,终化险为夷。之后,孔子威望如日中天,司职大司寇,主理鲁国国政……孔子弃官离鲁,周游列国。首赴卫国,受到卫灵公盛大礼遇,卫灵公夫人南子有淫乱之名,偏偏非要见孔子,孔子只好前往见南子……14年颠沛流离、年近七旬,回归鲁国,退而修诗书。杏坛重开,广授弟子。弟子3000、72贤,桃李满天下,后人尊万世师表。
    孔子题材的影视剧陆续火爆登场,1.8万字的《论语》,被解读后成了发行量500万册的《〈论语〉心得》,学术界有关孔子的口舌之争时常出现,甚至就连搭上孔子的学者也会如“超女快男”般蹿红。几年时间,孔子的热度,从荧屏烧到出版业,现在又烧上了大银幕。孔子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中,这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不过,在孔子热中重新回归的孔子究竟在人们的心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学者眼中的孔子
    关键词:学术楷模、标本、模范

    “欧洲从希腊时就关注认识宇宙万物的问题,而中国人关注的则是生活本身。孔子学问的基本点就是讲人生的道理、讲生活。”——梁漱溟
    对中国人而言,孔子绝对称得上是一位特殊人物。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孔子。其实,孔子已经变成了一个杂糅的符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在采访中就曾表示,现代人对孔子的理解,往往划分得不很清楚。“历史上的孔子,‘至圣先师’,2000年官方意识形态的偶像,近代以后重新理解的孔子……‘孔子’已经被附加了很多东西,成为堆砌出来的形象。”他说:“就像现在谈儒家的复兴,究竟复兴的是什么很多人并不知道。孔子本人也始终面目含糊。”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所长涂可国表示:“孔子重新受到重视,说明其思想有着普适性价值。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永恒存在,如何来协调这些矛盾?孔子的‘仁和’思想提供了化解这些冲突和矛盾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对整个人类都有恒久意义。”
    可以说,孔子本人的一生几乎就可以被看做是范本式的一生。每一个心怀理想、对精神世界有所追求的人几乎都会和孔子一样,终其一生地在现实中寻求实现理想的可能性。其过程无外乎追求、碰壁,然后或者坚持立场,或者修正理念,逐步完善自己。
    所以,对于孔子热的回归,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杨朝明表示,孔子思想产生于中国的土壤,2000多年长盛不衰。近代以来,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一些传统被抛弃。经过大约100年的“失落”,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得不重新思考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使得孔子重新得以被尊崇。
    不过,在杨朝明看来,所谓的“孔子热”目前还没有真正热起来。“真正的‘孔子热’不能只是体现在形式上,穿汉服、读经典,这样的‘孔子热’热得有些浮躁。把孔子的思想内化为每个国民的行为,成为其素养的一部分,只有到了那一天,孔子才是真正回到了我们中间。”
        关键词:被误读、被曲解、被利用
    “古人是古人,今人是今人,但都是人。气短了就骂祖宗,气粗了就卖祖宗,那叫没出息。祖宗不是摆设和工具。你只有把孔子当孔子,《论语》当《论语》,讲人话,说人理,才能理解它的价值,发现贯通古今的价值。”——李零
    在一次探讨国学的座谈会上,孔庆东曾表示,就好像当人们不会说英语的时候,开始学习英语,这是好事情,但当英语开始“疯狂”起来以后,就过头了;国学亦是如此,国学疯狂之后就是“国学大跃进”。在他和很多学者眼中,孔子热也恰恰应该警惕重蹈“尊孔时代全民癫狂”这种覆辙。
    因出版过的《丧家狗——我读〈论语〉》曾广受争议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在采访中也表示了对这种热潮的担心:“现在的特点是,讲书的很多,但读书的不多。越热越不读,离题万里十八扯。你说你吃孔子饭,孔子你不讲,《论语》你不讲,讲讲宋学也行,讲讲康子、廖子也行。他连葫芦里的那点儿药都懒得卖,光剩呼口号了。发烧也是病。”
    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维铮看来,大众对孔子如日中天的热情只是孔子地位起起伏伏过程中的另一个波峰而已。“孔子毕竟活在2500多年前,他不能预见今天的世界。历史不能都拿来古为今用。”他说,争论孔子说什么和怎么说都很重要,面对圣人,需要弄清的问题在于,“真实形象是什么,被扭曲的形象又是什么”,孔子不需要“被神话”,“一个人哪有那么多的神通?为什么孔子一会儿被捧上天,一会儿被打下地?”
    确实,正如有些学者所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靠一个几千年前的人的思想就可以进步。欧洲没有孔子,美国也没有孔子,但同样可以发展壮大。所以,谈论孔子,辩证也就成了最关键的一把钥匙。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的思想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从来没有一个人的思想会危害千年,更不会有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思想会成为一个民族的痼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