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道家的处世智慧:"糊涂"的智慧(1)


    
    郑板桥
    本期主讲:葛荣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老子道文化研究会顾问,日本老子学会顾问,香港大学、香港道教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士,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和南方学院学术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道家主张待人处世要“大智若愚”,“宽而勿察”,提倡“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糊涂哲学”。
    千万不能对他人大事小事都要“察之又察”,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搞得很紧张,使自己时刻处于他人的怨恨的危险境地。这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宝。
    “难得糊涂”这幅字,是清代“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大约在59岁时写的。这幅古怪的字,常被“人精”们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作为座右铭,津津乐道。那么,现代人该如何解读这四个字的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呢?
        “难得糊涂”是怎样写出来的?
    “难得糊涂”是怎样写出来的?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郑板桥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为了学习书法,他专程到云峰山观郑文公碑,竟流连忘返。天幕已降,不得已只得借宿于山间茅屋。茅屋主人是一位儒雅老翁,自称“糊涂老人”。在茅屋中,有一块方桌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赞赏。于是,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刻于砚背。郑板桥从老人言谈举止认定老人来历不凡,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了自己“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因砚台还余有许多空白地方,郑板桥就请老人写一段跋语。老人便提笔写下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也盖上了自己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原来老人是一位隐退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题字的启示,郑板桥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另外一种说法是,“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自我解嘲”,也是对世俗功利境界的一种超越。乾隆十六年九月十九日,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这样吗?争名夺利,逞强好胜,到头来又是为什么呢?看来,人还是糊涂一些好。无所谓失,也无所谓得;无所谓贵,也无所谓贱。万事都作糊涂观,这样心灵也就宁静了。于是,他便挥毫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因此,“难得糊涂”被后人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迸出的愤激词。”
    【编辑注评】
    不管怎么去解释郑板桥是怎样写出了难得糊涂,我们都不得不佩服在其中体现出的人生智慧。聪明是先天的智慧,有,是难得的福分;糊涂是后天的修养,有,是难得的造化。一个人本来聪明,当然喜欢被人家称赞,谁愿意被说是傻瓜呢?难的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甘愿被说是傻瓜。自我解嘲也好,装糊涂也好,能够超然世俗、放宽心胸,便是一种智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