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道家的处世智慧:做人如水(3)

行善水之道
    不是什么善举都对人有好处
    所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说水善于滋润天地万物,普遍地施利于天地万物,却从不为自己争取利益。这是一种讲奉献、不讲索取的崇高精神。它虽不索取,但却能从万物那里获取丰厚的回报。由于水以善行恩惠于广袤土地上的花草树木,造就了天地万物共生的优美自然环境,使天空能够及时地降雨汇聚到河流、湖泊之中,从而弥补了因空气蒸发和土地渗透而流失的水分,才能保障江河之水不会变成沙漠和戈壁上的“内陆河”,乃至干涸、枯竭。利他即是利己,奉献即是索取。施舍即是获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道理。
    清代画家、书法家郑板桥也深谙“为人处即为己处”的人生道理。郑板桥老家附近郝家庄有块风水宝地,其父在世时曾想购买,但因有座孤坟必须刨去,郑父认为挖掉别人的坟墓来埋自己不好,就没有买下来。而郑板桥则认为这块风水宝地价钱合理,自己不买,别人也会买走,孤坟更加不保,那还不如自己买下。那么,怎么处理孤坟呢?郑板桥说:不动它,死后还多个伴呢!给它刻块碑,让后世子孙一起烧香敬拜。至于担忧孤坟会给家里带来不幸,郑板桥认为那是迷信,况且,我们以忠厚之义对待孤坟,是在积累功德,恶风水也会变为善地。
    【编辑注评】
    《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个比喻很贴切地表达了老子推崇的道德的最高境界。他强调了水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滋润世间万物,是生命存在之本;二是水集聚于低谷深壑,安心处于低微势弱之境,不与山争高峻,不与天争辽阔,不与海争深远,不与地争广博。
    所谓最好的善举要像水一样,可见善良是有差别的:上善若水,中善若火,下善若石。最上等的善要像水一样,恩泽万物却低调不居功。
    中善应该是一般人也可以做到的,就是有福同享,博爱众生,助人为乐,就像有火大家一起取暖,火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这也是墨子提倡的“兼相爱、交相利”;是孔子提倡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富贵之时让别人也借点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条件时帮帮别人,没条件时就照顾好自己。与上善的不同在于,中善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利益,行有余力时才考虑利人。说中善若火,是指其显而易见并且高调而危险。比如,有的人在大街上,布施米面,周济穷人,招来阵阵赞扬,被称为“大善人”。但是,这样的善往往容易被伪善钻了空子。伪善之人是为了赢得声名,甚至是为自己做的恶事做掩饰。那么这种善有时就能助人浑水摸鱼,有时也可能把行善者拖入泥沼。就像火,救人,也害人。
    而最下等的善,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民百姓没有多少助人的资本,不助人是情有可原的,只要不有意给别人带去麻烦和不利也就算是“善”了。下善虽不助人,但不害人。说下善若石,是指其有时反而弄巧成拙,把本质的善变为表面的不善。比如东郭先生。明明知道那是一匹狼,却滥发善心。下善就是把善行给了最不该接受善意馈赠的人。就像石,挡住了他人路,也挡住了自己的路。可见,不是什么善举都是有好处的。行如水般的上善,才是大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