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楼宇烈:栗谷经学思想研究(2)

二 
    韩国性理学自高丽朝末传入后,同样也是以"经学"为基础的。根据史籍及其师弟的记述,韩国理学宗祖郑圃隐(梦周),对于"四书""五经"都有独到的心得和深刻的理解。他认为,词章之学乃"末艺",为学当求"身心"之学,而"身心"之学就在"四书"中。如郑三峰(道传)在其《圃隐奉使藁序》中记述了闵子复(安仁)告诉他的一桩有关圃隐先生的事,文曰: 
    "一日,骊江闵子复谓道传曰:吾见郑先生达可,曰:词章,末艺耳,有所谓身心之学,其说具《大学》、《中庸》二书。今与李顺卿携二书往于三角山僧舍讲究之,子知之乎?予既闻之,求二书以读,虽未有得,颇自喜。" 
    同文中,郑三峰还具体地概述了圃隐先生在"四书"研究方面的心得和讲论要旨。如说: 
    "先生于《大学》之提纲,《中庸》之会极,得明道传道之旨;于《论》、《孟》之精微,得操存涵养之要,体验扩充之方。"[5] 
    由此可见,圃隐先生特别注重和强调通过"四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来接受和传播性理学。圃隐先生的这一传统,为以后李朝的理学家们所继承。 
    栗谷先生尝自白说:"臣自少只读经书,不习辞章"[6] 。而《年谱》所载亦谓,栗谷先生自幼"受学于母夫人,间就外傅",七岁时已对"《四书》、诸经,率皆自通。"二十九岁时又以"明经及第"[7] 。即此可见,栗谷先生具有深厚的"经学"根基。 
    栗谷先生与圃隐一样,十分强调"文以载道",而对于那些"不求实理而徒尚浮藻","外道言文"的"俗儒"给予严厉的批评。他曾对古圣贤之为文与今人之为文作了一番比较,他说: 
    "大抵古人之所谓文者与今人异。……古之人以道为文,以道为文,故不文而为文。噫!孰知夫不文之文,是乃天下之至文耶!以之为《语》、《孟》,以之为"六经",以之为"三百篇",或奇或简,或劝或戒,旨趣之精,声律之协,咸出于自然耳。何尝若后人之牵强作意、雕朽镂冰者之所为哉?"[8] 
    因此,他认为: 
    "道之显者谓之文。道者,文之本也;文者,道之末也。得其本而末在其中者,圣贤之文也;事其末而不业乎本者,俗儒之文也。……苟能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则可以与议于斯文矣。仰惟吾夫子,取群圣之教而折衷之,载在’六经’者是已。尚矣哉!无复议为也!"[9] 
    又说: 
    "道之显者谓之文,文者贯道之器也。" 
    "圣贤之训,载在’六经’,’六经’者,入道之门也。"[10] 
    又说: 
    "道妙无形,文以形道,’四书六经’,既明且备,因文求道,理无不现。经训子史,千函万轴,夫孰非载道之文乎!自今以后,圣贤复起,更无未尽之言,只可因其言而察夫理,明其理而措诸行,以尽成人成物之功而已。" [11] 
    以上数段论述的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一,"四书五经"乃载"道"之具;二,欲明其"道",必由读"四书五经"而入;三,读经明道的根本在于"措诸行,以尽成己成物之功"。这也就是栗谷先生经学思想的基本要点。 
    在如何由"四书五经"以明圣"道"的方法、次序上,栗谷先生完全接受程朱以来的经学观念,即由"四书"入手,进而研习"五经"。同时,栗谷先生对朱熹为训童蒙而编集的《小学集注》也十分推崇,把它放在读"四书"之前。如他在《学校模范》一文的"读书"章中说: 
    "其读书之序,则先以《小学》培其根本,次以《大学》及《近思录》定其规模,次读《论》、《孟》、《中庸》、"五经",间以"史"、"记"及先贤性理之书,以广意趣,以精识见。"[12] 
    栗谷先生的这一思想,在《击蒙要诀》"读书章"中作了详尽的论述。他说: 
    "先读《小学》,于事亲敬兄、忠君弟长、隆师亲友之道一一详玩而力行之。 
    次读《大学》及《或问》,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一一真知而实践之。 
    次读《论语》,于求仁为己、涵养本原之功一一精思而深体之。 
    次读《孟子》,于明辨义利、遏人欲存天理之说一一明察而扩充之。 
    次读《中庸》,于性情之德、推致之功、位育之妙一一玩索而有得焉。 
    次读《诗经》,于性情之邪正、善恶之褒戒一一潜绎感发而惩创之。 
    次读《礼经》,于天理之节文、仪则之度数一一讲究而有立焉。 
    次读《书经》,于二帝三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一一领要而溯本焉。 
    次读《易经》,于吉凶存亡、进退消长之几一一观玩而穷研焉。 
    次读《春秋》,于圣人赏善罚恶、抑扬操纵之微辞奥义一一精研而契悟焉。" 
    栗谷先生认为,若能对上述"五书五经循环熟读,理会不已"则自当"义理日明"。同时,他还提出对宋儒所著之书,"如《近思录》、《家礼》、《心经》、《二程全书》、《朱子大全》、《语类》,及他性理之说,宜间间精读,使义理常常浸灌吾心,无时间断。"[13]此诚如其好友宋翼弼所归纳的,栗谷先生"敬信《小学》,尊尚《近思》,旁通史氏,发挥诸经。"[14]其门人金长生也说:"使学者先读《小学》,次读’四子’以及《近思录》、《心经》。"[15] 
    又据史载,李朝宣祖曾问栗谷先生"尝读何书,所最喜者何书乎?"栗谷先生回答说: 
    "习举业时所读,则犹不读也。向学之后,从《小学》读来,至《大学》、《论》、《孟》,犹未及《中庸》。终而复始,尚未能通会,故不及于"六经"矣。"[16]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为博取科举功名所读的书,就如同没读一样。而自从尊奉程朱性理学以来,则从《小学》读起,接着是《大学》、《论语》、《孟子》,如今还没有读到《中庸》。我反复研读"四书",然由于还没能融会贯通、领会透彻,所以还没有对"六经"进行认真的研读。由此可见,栗谷先生自述其为学之次第与其在《击蒙要诀》等文中所列次第完全一致。 
    关于"四书"中先《大学》后《中庸》的次序问题,栗谷先生认为并不是什么人随意或故意编排出来的,也不是孔、曾、子思先后有序的意思,而是由其下学上达的内在关系决定的。所以他说: 
    "若《大学》、《中庸》各自明道,不相管摄,初非有意于先后次第,则程朱之教人先读《大学》者,非孔、曾、子思之意也。不先《大学》,从事于格物致知,而径学《中庸》,欲上达天理,则吾未保其善学圣道也。"[17] 
    又说: 
    "《大学》一部最宜熟读。学者莫先于格物,不先格物而欲之圣人之道者,譬如夜半披荆棘、涉山川而欲行路也,安往而不途穷哉!"[18] 
    对于"四书"在"道学"中各自的性质与功用,栗谷先生有一段十分精要的概述。而于中,也可以窥见栗谷先生对"四书"的精深研究和深刻体会。   文曰: 
    "《大学》,明道之书也,极规模于其外,尽节目于其内,欲使学者自明其天之明命以及乎天下,而其旨则不外乎"敬"之一字而已。" 
    "《论语》,入道之书也,因门人之进学,量其才而笃焉,欲使学者全其本心之德以立其根本,而其旨则卷卷于"仁"之一字而已。" 
    "《孟子》,卫道之书也,扶既衰之圣教,斥横流之邪说,因人性之本然,遏人欲于将萌,则其旨在乎"存天理"而已。" 
    "《中庸》,传道之书也,究性命之蕴奥,致中和之极功,费而至于配天,隐而至于无声臭,则其旨岂在于"诚"之外哉。"[19] 
    后人称颂栗谷先生说: 
    "其讲论之际,分析精微,极尽底蕴,立言著书,多有发前人所未发者。……与退溪先生论理气、牛溪先生论人心道心,往复长书累数十篇,皆出自得,不袭陈言。明白证援,曲畅旁通,横说竖说,无不当理。"[20] 
    或谓: 
    "先生妙契至微,沛然自信,敢说先儒未敢说底。然后如耒耜陶冶备具,而生人之道乃足矣。"[21] 
    确实,栗谷先生不仅在"理学"理论方面有许多独到的心得和见解,而且在"经学"方面也不墨守成说,而有许多创造性的诠释,时有新意,颇多发明,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例如,一次他在御前经筵进讲《书传》至"肯构""肯堂"一句时,栗谷先生不同意一般人作"墨守前人基业"的解释,而提出应理解为有所"经营发展"的意思。他说: 
    "今人多不解此义,只以胶守前规为堂构,此甚不可。其父定其基址,其子仍其制而构屋,乃谓善承父业,若守其基而无所营建,则乃是不肯堂构也。" 
    接着,栗谷先生又发挥说: 
    "以国家言之,祖宗创业多有未遑者,或时移岁变多有可矫革者,随宜经纪,当乎义理,乃是继志述事也。"[22] 
    《礼记·文王世子》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说文王本应活一百岁,武王本应活九十岁,文王把自己的三年寿命给与武王,因此后来文王活到九十七,武王活到九十三。[23]对这一记载,栗谷先生很不以为然,他说: 
    "《礼记》所谓文王以三岁与武王,则是修短之数不禀于有生之初,而父得与子,子得以与父矣。天下安有此理哉!纵有此理,武王若达孝,则安敢减父之寿以自益耶?此说乃汉唐之好事者为之辞,而不究其理耳!" 
    于是,他在引用《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一语后说: 
    "愚亦以为《礼记》不可尽信也。"[24] 
    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它充分说明了栗谷先生"敢说先儒未敢说底"的创造性解经精神。 
    栗谷先生于"四书""五经"用力甚勤[25],对各家注疏多有所更订。据其门人金长生撰写的《行状》记述,栗谷先生"于’四书’’三经’患其《口诀》释义不精,或违本旨,多所更定。而《小注》诸说同异,亦颇取舍点抹。于《小学》书,病其旧注讹舛,详略互异,乃择精要、删繁乱,而有未备者补以己意,名曰《集注》。"[26] 
    栗谷先生平生敬信朱熹所编集的《小学》一书,用力最勤,他所作的《小学集注》受到学者们的高度评价。如他的好友牛溪成浑评论说: 
    "《小学》注说多门,莫归于正,(栗谷)乃取诸家,删繁粹要,集长去短,一以不反乎经旨、明白平实而或详或略,又以互相发焉。可谓执群言之两端而善于折衷者矣。"[27] 
    栗谷先生对于《四书口诀》、《四书小注》等书的删正修订也是十分精审的,诚如时人评论所说: 
    "栗谷《四书诀释》及《小注》批抹,极其精详,可使后学感发。惜其未及毕工于经传,且未广播于当世。"[28] 
    这里所说的《四书诀释》可能就是《四书谚解》,据《年谱》记载,栗谷先生"尝定《大学谚解》"。又说:"先生于《四书谚解》讫工,而’五经’则未及焉。"对《四书小注》,栗谷先生则"以朱墨批抹,或圈或点,分为八条[29],订其得失。"可惜的是"《语》、《孟》失于壬辰兵火,独《庸》、《学》存焉。"又按《年谱》说,栗谷尚有"《周易传义》及《近思录口诀》亦行于世。"[30]即此可见,栗谷先生"经学"方面的著述也相当丰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