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6:11:50 哲学门 佚名 参加讨论
五、自然无为,返朴归真──老子论道德标准和人格修养 老子并不否定道德,只是对于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非道德,有一套迥异于孔子、墨子的看法。老子认为,善恶是相对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二章)人们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恶了。人们所谓善恶,其实是相对而言的,人们在心中默默会悟就够了,切不可执着于善恶的界限。因为所谓善恶的界限都是相对的。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四十九章)意即百姓的意愿,善的,我认为它善,不善的我也当作它善。超越于善与不善,就得到了真善。普通人们以为善的,恶的,站在另一视域观照,其实相差不远:"善之与恶,相去若何?"(《老子》二十章)他又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惜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老子》二十七章)这里虽然是说善于走路的不留辙迹,善于言谈的无可指摘,但也隐喻着得道之人言行的空灵性、相对性,无目的、无执着、无行迹。善人既是恶人的老师,恶人也是善人的借鉴。如果不尊重老师,不珍惜前车之鉴,虽自以为聪明,其实是糊涂。这是要言妙道,是老子的道德智慧。他又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八十一章)真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是真话。好人不会巧说,巧说的不是善者。 在老子看来,以世俗的仁义礼智信为标准,博取"善""贤"之名的行为,决不是善行,一定要褒贬善恶,也不是善行,因为这都会引起争执,诱发伪善,引起道德标榜,变成名利场上的角逐。与孔子、墨子不同,他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老子》三章)的主张,用意就在这里。人为地、过份地表彰善、挞伐恶,会引起人们的争斗,违背了老子的道德"善"的原则。毁誉、荣辱导致人们有意识地去追求某种东西,把人的生命拘束于一定时代的礼教的规范之内,扭曲了人的自然本性,这在老子看来恰恰是不道德的,不善的。 老子判断道德与非道德的唯一标准是:自然无为。在老子那里,"道"是世界的本质,"德"是万物的本性。从伦理学的角度说,"道"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准则,"德"是人类的本性或本质。老子认为,天、地、人、物的道德应当是一致的,以宇宙自然而然的那个样子为样子,自然地存在、发展,不要施加任何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为的东西。上一节我们在疏导《老子》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时已经说过,老子关于道德的根本性的看法是:不事人为,不刻意追求任何目的,不受人类社会一定时空的仁义礼教等规范束缚的自然无为之道,是真正的最高的道德;刻意去追求一定时代的、人为制定的种种伦理规范和标准,受制于名言名教的约束,规行矩步,矫糅造作,虚情假意,博取浮名,道貌岸然,相互标榜,以道德之名掩饰自己,扭曲人的自然本性,失去人的本真状态的行为,恰恰是最不道德的。前者是"无为而无以为"的"上德",后者是"有为而有以为"的"下德"。自然无为是"上德",人事有为是"下德"(其实也是"无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八章)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最有道德的人,像水一样,安于卑下,心地深沉。交友、说话、处理政务、办理事情等都应像水那样,自然,真诚,有条理,待机而动。正因为与物无争,才不犯过失,无所不能。 老子不仅以水喻最高的道德,而且也以川谷喻最高的道德。他说:"上德如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老子》四十一章)。崇高的"德",好似卑下的川谷。最光耀的好似最暗昧的。最大的"德"好似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这里所说的"德",就是人类质朴真纯的本性。 老子道德原则是自然无为。这一原则消解了"朴散则为器"(《老子》二十八章)和"始制有名"(《老子》三十二章)的文明建制以来,道德名教的善恶分际,批判了引起好名、争胜的善恶对立和道德领域中大量的欺世盗名、真伪颠倒、名实不符的社会丑态,冲破善恶观念、名教对人的压抑,否定以一定社会上层集团的好恶、等级秩序、行为规范作为判别道德善恶的标准,揭露以这种有局限性的规范作为宰制人的永恒不变的法则的荒谬,指出超越于这些人为规范和善恶是非标准,才能真正恢复人本然、自然的真实性状,这才是真正的道德。 在批评了道德规范的限制和社会上某些道德的虚伪的同时,老子提倡一种自然无为的、本然的道德人格。这种品格,与自然天道一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悖,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五十一章)这就是说,自然天道使万物出生,自然天德使万物发育、蕃衍,它们养育了万物,使万物得以一定的形态、形状存在、成长。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贵"德"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重视,并没有谁来强迫命令。它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道"使万物生长,"德"使万物繁殖。它们使万物生成、发展、结果、成熟,对万物爱养、保护。它们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居功自恃,统领万物而不对万物强加宰制,这才是最深远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老子理想的道德。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老子》二十八章)意思是说,虽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于柔雌的地位,甘作天下的沟溪。如此,与永恒的"德"不相分离,回复到单纯的状态,像赤子婴儿一样。虽深知什么是光彩,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作占卜用的器具。这样,就与永恒的"德"不会差失,回复到最初始的混沌之地。虽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于卑辱的地位,甘作天下的川谷。如此,永恒的"德"才可以充足,回复到朴质的素材。圣人在"朴"被破坏,成为各种具体器物的基础上,制定管理制度,领导众人。所以,最完美的管理体制,不出于勉强。 从以上我们所引《老子》的五十一章和二十八章来看,老子所谓"玄德"和"常德",即深远、永恒的本性,如山谷、沟溪、赤子,乃在于它具有超越性和本真性,即超越了一定社会的等级秩序、道德准则和善恶是非,摆脱了人为的沾染,真正回复到人的本然的纯粹的性状,这才是人应持守的本性或品德。他相信自然之性为善。返朴归真、真情实感,是最大的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子也是人性本善论者。他对人性抱有很高的希望。 《老子》二十八章指出:"上德"不在于表现为形式上的"德",因此就是有"德";"下德"死守着形式上的"德",因此就是没有"德"。"上德"无所表现,并不故意表现它的"德"。"下德"有所表现,并故意表现出它的"德"。《老子》二章指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就是一种道德境界。老子以保持自然纯朴的人性为修养的极至。十九章说"见素抱朴",二十八章说"知雄守雌","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五十五章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都是此意。 老子的修养论,要复兴人的"素朴"的真性,追求一种"清静"的理想,贯彻自然天道的无为无知无欲的美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五十四章)把这种自然无为原则贯彻到个人,他的本性可以纯真,推广到家、乡、国、天下,都能起到净化社会的作用,从而也可以安定社会人心。与儒家不同,道家洗汰了世俗生活、世俗伦理的强烈的功利主义色调,超越了社会道德规范,立足于个体心灵的净化。但不能说道家完全不考虑社会道德问题,从以上引文可知,老子仍对身、家、乡、国、天下作了系统的思考,认为返朴归真才能终极地解决社会道德问题。 老子批评了儒家的仁、义、忠、孝、礼、智、信等德目,但并不是取消一切德目。如前所述,老子追求的是真正的道德、仁义、忠信、孝慈。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他恰恰是主张性善、仁爱、忠孝、信义的。按照老子的道德理想、道德境界、人生智慧和人格修养论,他推崇的美德还有:少私寡欲、贵柔守雌、去甚去奢、知足不争、致虚守静、清静无为。老子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为至圣与大仁。这是老子对人生的感悟,特别是对春秋末年贵族阶级奢侈生活的批判,对贵族社会财产与权力争夺的沉思,对财产与权力崇拜和骄奢淫逸的警告。老子通过冷静观照,提示了淡泊宁静的生活旨趣,看到雄强、富贵、繁华、暴利、暴力、权势、浓裂的欲望、奢侈、腐化、夸财斗富、居功自恃、骄横等等的负面。由于老子是西周的守藏史,"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对社会历史的沧桑之变感受更深。所以,在《道德经》中,关于事物发展之走向自身反面的归宿揭示得最多,如"物壮则老"(《老子》五十五章);再如"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五十八章);再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老子》九章)以上这些话的意思是:事物壮大了就会走向衰老;正常的可变为反常,善良可变为妖孽;要求园满,不如不干;尖利锋芒,难保久常;财宝盈室,谁能守藏;骄奢淫逸,自寻祸患;成功了便隐退,是天的法则。总之,从自然到人生,从历史到现实,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向自身反面运动的;任何事物发展的走向,都将是这么几步:"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老子》二十五章)大成为逝去,逝去成为辽远,辽远又返转还原。老子从大量的自然、社会与历史现象中概括出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反者道之动"( 《老子》四十章)。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 老子首先看到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走向自身的反面,而人的生命,也不过是走向死亡过程中的一瞬。老子又看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人或草木活着时,身体或枝干柔软,而死后变得僵硬、枯槁。所以坚强的东西应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应属于生存一类。因此,军队强大了就会破灭,树木强大了就会摧折。坚强处于劣势,柔弱处于优势。那么,如何应付这一万事万物都不得不走向自身反面的归宿呢? 老子以为,只有自觉地居于柔弱的地步,才可能避免不得不"死"的命运。这就是"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即柔弱是道的作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报《老子》七十八章)凡此都正好证明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面对万事万物之走向自身反面的不可逆转性,老子提出居弱守雌的方法,从而使自身在万物轮转之必然中立于不败不衰之地。从这一意图来看,老子哲学也许不无积极意义。 正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老子提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三十二章)这里强调必须抛弃那些过分的追求,不自恃己见,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不自高自大,以委曲求保全,以不争而使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胜。"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老子》七十二章)做人应当自知自爱,不要有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欲望,不要自居高贵。这里体现了以曲求伸,以退为进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略。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做人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六十七章)这里把宽容、啬俭、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作为保全自己、以退为进的三大法宝。老子的意思是:宽容,才能勇敢;啬俭、退缩、保守,才能宽广;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成为事物的首领。如若不然,舍去宽容、啬俭、后退,盲目追求勇敢、宽广、抢先,结果只会导致死亡。"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人的欲壑然填。如不知满足,无餍追求,就会招来祸患。"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过分地追求色彩、声音、味道的享受,反面会造成视觉、听觉、味觉的迟钝。纵情于骑马打猎,会导致心绪不宁,狂荡不安。过分追求金银珠宝等稀有财货,会导致偷窃和抡劫。"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贪得无厌,求取功名、利禄、虚荣、财产、美色,受到损害的却是生命。所得与所失,孰轻孰重?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过分的吝惜必付出更多的破费;收藏越多,损失越重;知足则不会受辱;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如此,生命就会长久。人们必须"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清静为天下正"(《老子》四十五章);"我好静而民自正"(《老子》五十七章)。即是说,务必使心灵虚寂,坚守清静。清虚自守、清静无为,则可以克服浮躁,战胜雄强。总之,老子重视真仁与至圣的修养,即以自然之道为基础的人之纯朴天性的恢复。 老子的修养方法亦与孔子不同。孔子用的是加法、乘法,老子用的是减法、除法。孔子以刚健自强精神,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通过道德教育训练,且在日用伦常实践中去修养自己,增强德性。老子却主张减损功名心、进取心,去知识,去欲望,摆脱世俗生活,静心息虚地培育自己的悟性,增加体悟自然之道的大智大慧。他强调内敛、内省的德性生活的自主性。为此,他提出著名的"为道日损""涤除玄览"论。 知识和学问要靠一天天积累、增加,靠理智思辨的作用,然而会悟"道",却要靠减损知识,止息造作,靠神秘直观、内心体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把经验知识摒除到最后,即达到"无为"的境地。运用在道德层面,即是主张道德直觉、生命体悟的修养工夫。老子认为,体道的方式只能是"专气致柔","涤除玄览"(《老子》十章)即专精守气,致力柔和,排除杂念,深入静观,进入一种澄明鉴照的状态。这就可以恢复善良的本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