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郭齐勇:《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2)

二、关于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各种文字的《老子》译本的印量,在全世界的出版物中,仅次于《圣经》,居第二位。
    关于老子其人,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三个老子:老聃、老莱子、周太史儋。前两位是春秋末期人,约与孔子同时。后一位是战国时人。学术界一般都认为老子是老聃(大约生于公元前581年,或前571年,卒年不详)。他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苦县在彼时为陈国相县,陈为楚的属国。楚惠王六年(前483年)楚国灭陈。他的家,世代为周史官。他自己曾做过周守藏室之史,是东周王朝掌管典籍图书的史官。后因避内乱,他隐归故里。一说离开王畿时,守关长官、也是他的好友尹喜,请他写下了后世称为《老子》的书。《史记》本传是这样记载的:"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学问渊博,相传孔子非常敬重老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周礼。老子是轴心文明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又被奉为道教的鼻祖。
    今传本《老子》分上下篇,约五千余言,是用韵文写的哲理诗。估计最早的《老子》出现在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开始的文字不一定有五千字。《老子》文本在传衍过程中不断经过人们口耳相传,笔之于简帛,不断加工、编排、整理、丰富,最后形成了西汉河上公本。河上丈人作《老子注》(又名《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流传下来的通行本,除河上本外,著名的还有汉代严遵的《道德指归论》,三国魏国的天才、少年哲学家王弼的《老子注》,还有唐代傅奕的《道德经古本编》等,以王弼本影响最大。
    战国末年的韩非曾写过《解老》、《喻老》,从韩非子的这些注解中,我们可知西汉前的《老子》文本(至少是韩非读过的那一种),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很有意思的是,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古佚书,震动了世界。其中有帛书《老子》甲乙两种抄本。帛书《老子》甲乙本分别流行于战国末年、西汉初年。两种抄本内容大致相同,均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部分章次、文字不同于今本。乙本字数约五千四百。
    近世有些日本学者和我国"五四"以后的"古史辨派",把我国古籍写作、流传的时间往后推,有不少人认为《老子》是汉代之后的作品,也有人根本否定老子其人。帛书的出土推翻了这些臆说。更有意思的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十数种先秦儒家、道家古佚书,再次震动了海内外汉学界。其中有《老子》甲乙丙三组,三组总和只有一千七百字,相当于帛书本、今本的三分之一,章序与今本、帛书本有较大出入,文字也有不同。郭店简本《老子》是战国中期的一种传本,距离古本《老子》又近了一步。简、帛本《老子》的出土,解决了老学史上许多聚讼不已的问题,使我们对《老子》一书的编排次序和文字的衍变,有了新的认识。从简、帛、今本的比较中,可知今本的一些章,例如46章、64章等等,原是相对独立的几部分,后来逐渐拼合起来形成为一章的。帛书本对此前的传本作了调整、加工,并吸纳了汉初以前对《老子》的解说,奠定了《老子》通行本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我们这一课程是公共选修课,不是人文学院的专业课,因此不着重讲考据和版本源流,主要据通行本(适当参照帛书本)讲义理,讲思想文化意蕴。有兴趣深入研究者,可以参看近人马叙伦《老子校诂》、丁福保《老子道德经笺注》、高亨《老子正诂》、任继愈《老子今译》、杨柳桥《老子译诂》、朱谦之《老子校释》、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高明《帛书老子校注》、戴维《帛书老子校释》、彭浩《郭店楚简老子校读》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