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陈来:说说儒—古今原儒说及其研究反省(1)

推原儒家的历史起源,古人称为"原儒",近人称为"说儒",其义则一。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古今各种有关"儒"及儒之起源的说法,反省其立论的方法;第二部分选取周代的教化传统与儒之起源的关系这一侧面,以进一步了解本世纪学者原儒说的得失。 
    从汉儒到近代学者,对"儒家"的起源与发生,有所论断,而二十世纪学者对此争论尤多。以下按历史的次序,将古今各家之说加以叙述。
    (一)古人论儒
    《淮南子》《要略》:
    ……武王立,三年而崩,成王在襁褓之中,未能用事,蔡叔管叔输公子禄父而欲为乱,周公继文王之业,持天子之政,以股股周室、辅翼成王。惧争道之不塞,臣下之危上也,故纵马华山,放牛桃林,败鼓析,指笏而朝,以宁静王室,镇抚诸侯。成王既壮,能从政事,周公受封于鲁,以此移风易俗。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
    这个看法是认为儒者之学由继承文武周公的王道政治传统而产生的,因此,整个周文与周道是儒者之学的根源。
    《史记·太史公自序》: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通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史记》虽未言儒之所从出,但强调从"六艺"了解儒家,对后世颇有影响。
    《汉书·艺文志》提出诸子之学出于王官,其论"儒家":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太史公对"儒"的了解以"六艺"、"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为主,可谓得其要。《汉书·艺文志》以儒家源于司徒之官,其说出自刘歆《七略》,盖在《周官》一书流行之后。而刘歆此说,提出由王官之学失其守而降于民间,导致儒家与诸子之学的产生;这一看法对后世影响颇大。
    许慎《说文解字》人部:
    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
    这是说儒字的本意是柔,而作为一个名词,则是指术士。段玉裁在"柔也"下有注曰:
    郑目录云"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所行。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玉藻》注曰:舒儒者,所畏在前也。
    段氏在"术士之称"下又有注曰:
    术,邑中也,因以为道之称。《周礼》"儒以道得民",注曰"儒,有六艺以教民者";《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四曰联师儒",注云"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按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谓六行六艺,曰德行道艺。自真儒不见,而以儒相垢病矣。
    许慎以柔释儒字的本义,郑玄承之,而又求以引申之,且提出儒与濡通,对今人仍有影响。
    清人章学诚在其《文史通义》内篇提出,诸子百家之学,本原所出,皆不外于《周官》之典守(易教下);古代官师合一,官师守其典章(诗教上),如《周易》本春官之典守(礼教)。三代之衰,治教既分,官师分离,官有政,师有教;六艺失其官守,赖于师教而传:
    至于官师既分,处士横议,诸子纷纷著书立说,而文字始有私家之言,不尽出于典章政教也。儒家者流,乃尊六艺而奉以为经。(经解上)
    这是认为诸子的产生有一大的背景,即制度官师合一、治教合一转为官师分职、治教分途的变化,政务官员不再承担教化职能,教化的职能由民间的学者来承担,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对刘歆的说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对近代学者也有较大的影响。不过,仅就儒家的问题而言,章氏的所谓典守,似与刘歆以儒家仅出于地官的说法有所不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