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汤一介:释道始于情(2)

(二)先秦儒家重"情"之根据: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以家族为中 心的宗法社会,因此亲情是维系家族的基础,由此推而广之也是维系 整个社会的基础。先秦儒家学说就是以此开展开来的,所以"道始于 情"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命题、特别是伦理思想的核心命题应是 能成立的。 
    在《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直接讨论"情"的言论,但从他的 为人行事都可看出他是十分重"情"的,例"颜渊死,子哭之恸。" (《先进》)"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 也。"(《述而》)。然而先秦儒家重"情"的根据,则是基于孔子 的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郭店竹简《语丛三》:" 爱,仁也。")为什么孔子把"爱人"看成"仁"的基本内涵呢?在 《中庸》里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 "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的。 1这就是说,"亲情"是人最基本的感情,有爱自己亲人的感情,才会" 推及及人",才可能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要作到"推己及人"并不容易,得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交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怒之道"作为准则。2 如果要把以亲情作为基础的仁爱精神推广到全社会,使全社会都归向 于"仁"这是孔子的理想。他说:"克己复礼曰仁,一曰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往往 把"克己"与"复礼"看成为平行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认为这不是 对"克己复礼"最好的解释。所谓"克己复礼"应了解为,只有在" 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作"仁"。
    (注释:1 《韩非子·五蠹》:"人之性情,莫先于父母,皆见 爱而未必治也。"按:这句话说明,韩非子认为对父母爱的感情 不 一定对治理国家有利,但人的感情首先表现对父母的爱上。可见法家 也认为,对父母的感情是一切感情的基 础。 2 《论语·里仁》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 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怒而己矣。"朱熹注谓:"尽己之谓忠, 推己之谓怒。"此见孔子对以亲情为基础的"忠怒之道"作为他为人 的一贯之道。) "仁"是发自人自身内在的品德,"礼"是规范人 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制度,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使之 和谐相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制度必须是自觉的, 这才符合"仁",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 与"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 不仁如乐何?"这种把"爱人"作为基础的"仁学",不能不影响孟 子,所以他也说:"亲亲,仁也。"在《孟子》中,我们找不到直接 讨论"情"的论述。但孟子的"四端"、特别是"恻隐之心"虽说是 人性之发端,但实也是"人情"之内涵。孟子对人之所以有"恻隐之 心"的论证说:"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 内交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看见小 孩将落入井会自然出手救助,此出于恻隐之心,亦即人之内在之情感, 非为任何功利之目的。我们在郭店竹简中也可以看到孔子这一思想发 展之脉络,《语丛三》:"爱,仁也,"《语丛三》:"爱生于性", 《唐虞之道》谓:"孝之放,爱天下之民"。对父母的爱的扩大,是 爱天下的老百姓的基础。《五行》中说:"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 继爱人,仁也。"亲情的发挥,就是爱;爱自己的父母,进而爱别人 这才叫作完全的"仁"。那么人为什么会有爱人的感情呢?这就是因 为"情生于性",《语丛二》中也说:"情生于性,礼生于情。" 《语丛一》:"礼因人之情而为之"。人的情感是由人的内在本性生 发出的;维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礼义是基于人有"爱"人的情感。 "礼"是"人道"的内容之一。据上所论,我们可以说先秦儒家的伦 理学说是建立在以家族"亲情"扩而广之的孔子"仁学"基础上的。 "道始于情"应是孔子"仁学"十分有意义的内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