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陈少明:中国哲学史研究与中国哲学创作(2)

二、哲学史研究的歧向 
    尽管哲学史研究的动力压倒了哲学创作的兴趣不太合乎常规,但是,发展中国哲学创作,却不能不关心哲学史研究的走向。换句话说,我们得询问,哲学史研究为何没能促进创作本身。事实上,在现代中国本来就不发达的哲学创作中,除金岳霖外,说得上有创获的,也就是现代新儒家。[9]现代新儒家正是从哲学史研究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同西化派一样采取通过哲学史来比较或塑造民族文化精神的文化战略。不同之处在于新儒家对传统有一种持守的精神,其得其失均与此有关。因此,不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所作的哲学史,下面都一并加以检讨。但对不同错误的归属,则会适当加以区分。
    1、 立场优先
    所谓立场优先,就是指首先关心一种观点或命题所表达或蕴涵的政治态度或学派立场,而不是重视它论证的深度与创新性。这个价值包括文化、政治以及由此推演出来的学派三个层次的问题。简言之,它是把哲学意识形态化,把学术取舍变成“政治正确性”的表态。问题的根子在于通过哲学史作文化比较的动机,它不同程度表现于新(激进)旧(保守)两派的研究中。
    新文化运动中胡适的学术研究多服务于他反传统、倡西化的立场,其《中国哲学史大纲》立足于做翻案文章,对孔孟老庄所讲求的义理较轻视。所以冯友兰讥他“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批判中国哲学的书,而不是一本中国哲学的历史书。”[10]他本人后来也无法按原来的思路写下去,只好将续编改为《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不叫哲学史。胡适的套路在其后被同是反传统阵营的马克思主义者发扬光大,侯外庐就说:“胡适、冯友兰等人研究两汉以后思想家、哲学家,只偏重于儒学诸家,而我们一致认为,中世纪思想家,必须着重研究异端思想和正统儒学的斗争,无神论和有神论的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表彰中国思想史上唯物论的光辉传统。”[11]当侯所代表的观点在意识形态中占居主流以后,其追随者则将其推至极荒谬的地步。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或经济地位可以成为衡量其哲学水平的尺度,而一个承认常识但没有文化的人则可以被认为比唯心主义的哲学家更高明。
    从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到港台新儒家,谈中国哲学都是为寻求或重塑中国文化精神。由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与唐君毅共同署名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就直言“只有从中国之思想或哲学下手,才能照明中国文化历史中之精神生命。因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之大路,重要的是由中国之哲学思想之中心,再一层一层透出去,而不应只是从分散的中国历史文物之各方面之零碎的研究,再慢慢综结起来。”[12]针对中国传统“疏于界说之厘定,论证之建立”的弱点,他们要求透过对先哲的生活方式看问题,“而人真能由此去了解中国哲人,则可见其思想之表于文字者,虽似粗疏简陋,而其所涵之精神意义、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则正可极丰富而极精深。”[13]由于新儒家目标在于借哲学重建传统精神文化,故对中国哲学的探讨自然比反传统者更有建设性。但是,强烈的卫道情结,也给其学术的深入造成限制。
    皮锡瑞曾指出经术不同于学术之处在于:“盖凡学皆贵求新,唯经学必专守旧。经作于大圣,传自古贤。先儒口授其文,后学心知其意,制度有一定而不可私造,义理衷一是而非能臆说。”[14]新儒家之学不是传统经学,但其道统意识使其学同经学一样具有意识形态功能。意识形态的特征之一是把学术变成宣传,对价值信条可以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不厌其烦。政治正确性比学术创新更重要,大量哲学史教科书就是这一原则的牺牲品。新儒家的价值理想与大陆意识形态虽然对立,但卫道的立场,对哲学固有的批判精神却是一种阻碍。
    2、 范畴错置
    作为现代学术的“中国哲学史”是比较文化催生的产儿。经验层次或局部事物的比较,可以借助超越于两者之上(或之外)的更有涵盖性的知识来解释,如两种动物的行为方式,或两种作品的主题或风格的比较,我们可以用人类理智的基本模式,或者用文学艺术的一般理论来作为解释的工具。被比较的双方都同样是对象化的。但对不同文化的精神结构,或者说“哲学”的比较,一开始却不存在一种元理论作为通用的工具。(除非你是在比较两种与你的本土文化无关的其它两种文化。)实际上,它只能是用一种文化解释另一种文化,即比较者选择自己熟悉或认同的文化作为工具,另一种则是被解释的对象。我们说梁启超的“泰西学案”是用他熟悉的传统介绍、解释另一种陌生的思想文化。胡适则是用他认同的文化解释他熟悉的文化。一旦被比较的双方差距太大,或者解释者对双方的了解、特别是对解释工具的了解程度太浅,比较的结果就会像是照哈哈镜一样。冯友兰说过的两种文化的相互阐明或相互批评,必须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能的工作。 中国哲学史研究相当长时间内做的是照哈哈镜的工作,因为主流的作品多是从西方哲学中截取某些流派或论题,作为解释中国古典思想的工具。一个世纪来,用来解释中国哲学的大多数范畴,如本体、现象,主体、客体,共相、殊相,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感性、理性,原因、结果,先验、经验,自由、必然,等等,基本上,它们都来自西方近代哲学,即唯理论、经验论,以及德国古典哲学。胡适派、马克思主义者,以及现代新儒家均如此。(相对而言,后者处理比较灵活些。)这个解释框架有两个性质是与中国传统大相庭径的:第一,它是一种讲究逻辑论证,并以形成知识系统为目标的理论哲学;第二,其哲学主题是以认识论为中心,即致力于说明人对世界的理解能力。而这两点,都是中国传统中所或缺的。中国传统中,像天人、性命、善恶、是非、有无、物我、本末、体用、言意、形神、理气、心性、知行、道器,等等范畴,则是围绕着对人生的意义及其根据展开的。同时,其表达思想的方式,散见于谈话、讲课、寓言、诗、书信、碑记、及各种经典注疏中。这些表达多数具有一种“对话性”的特征,与理论作品大不相同。所谓“对话性”,指“说—听”关系,与“写—读”关系不一样。在信息交流上,后者是单向的,前者则是双向的。同时,由于说、听双方都了解特定的语境,因此预设许多不需明言的前提,这就导致其表达缺乏逻辑上推论的完整性。在这一意义上,经典注疏也是“对话”的变种。因为注释行为是对文本内容的一种“应答”,它的表达也受文本“语境”的制约。近代西方与古代中国这两套“形而上”的观念差异极大,但是,由于近代西方哲学与被认为能推动社会进步的近代西学关系密切,同时,这种理论哲学具有述理清晰完整的特点,因而合乎时势地成为进步论者解释中国思想传统的工具。 这种范畴错置的现象触目皆是,但表现最特出的还是在以马克思主义标榜的哲学史教科书中。它把哲学都看成本体论、认识论,然后又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判别其对错得失,结果,以人生论为主题的中国哲学主流都属于唯心主义。而某些思想性格具有重视经验倾向的人物,虽然被冠以唯物主义的名份,但由于理论化水平不够或人物出身的问题,故一律加上“朴素的”作为限定。这种哲学史的基本作用在于,显示西方哲学的思想方式普遍有效,同时指出中国传统先天的精神缺陷,因此应该从根本上向西学学习。这是意识形态的信念在作祟。其实,它对西方哲学本身也缺乏真正的了解。其最可笑之处,就是以为唯心主义否定常识意义上的事物存在,而唯物主义相反。70年代初广东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题目叫做《一块石头敲开了哲学的神秘大门》,讲河北省一个叫三官庙的地方,农民如何学哲学、用哲学。方法就是把石头搬上讲台,质疑唯心主义者如何否定它的存在。今天关于中国传统是否有哲学,或研究中国哲学史是否合适的质疑,正是这种范畴错置现象引发的后果。其实,范畴错置不是用哲学作为参照系的问题,而是对哲学的理解过份狭隘所造成的。
    3、以考据代义理
    传统学问有考据、义理、经世及辞章的划分,其中,考据与义理被认为代表汉学与宋学两种不同的学术风格。考据泛指版本校勘、文字训诂、史料考辨等历史文献研究,它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义理则系超越经验的形上之学,包括心性之学或天道之论。两者本不属同一学问层次,无必然冲突的理由,但清代因经学解释的冲突而导出汉宋之争。受汉学的影响,以考据代义理的倾向,一直潜藏在哲学史研究之中。 首先与胡适派有关。“蔡元培说,胡适是汉学专家,这是真的。他的书既有汉学的长处又有汉学的短处。长处是,对于文字的考证、训诂比较详细,短处是,对于文字所表达的义理的了解、体会比较肤浅。宋学正是相反。”[15]《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差不多用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考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做他的翻案文章。胡后来写《戴东原的哲学》,对从戴震到阮元的清代汉学家借训诂讲义理的方法非常推崇。追随胡适的傅斯年,写《性命古训辨证》,便有承继戴、阮,实践“以语言学的观点解决思想史中之问题”的意图。这个“语言学的观点”实际是训诂学的方法。深受胡适、傅斯年影响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其学风正是这种纲领的实践。后来到了台湾的徐复观,便讥其为清代考据学同西洋经验主义的末梢相结合的“洋汉学”。 本来考据在1949年以后大陆意识形态化的学术中,只据边缘的地位。因为意识形态关心的是思想立场,是世界观的改造。政治正确性比证据更重要,解释自然得走抽象、宏观的路数,大与空是掩盖假的基本策略。而这种学风又是在“唯物史观”的标榜下形成的。一旦这种僵化的意识形态有所松动,如80年代思想解放局面的出现,相应的学术方向自然就被怀疑。作为代替,有两条路子可走,一是寻找解释的替代方案,一是改变学风,由空向实发拨。前者成就乏善可陈,后者轻车熟路,自然就是考据学风的恢复与发展。助成考据学的,还有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机缘,那就是一个世纪来考古领域的不断发现。继金石甲骨之后,竹简绢帛上的文书研究成为当今一大显学。它为古典文献学及思想史研究提供新的资源,其切实的意义可能是傅斯年所企盼的,是“历史”的与“语言”的。以考据为中心的古典文献学及相关的思想史研究成绩斐然,是古典学术题中的应有之义。它吸引众多哲学史工作者加入,甚至诱致一些外行人仓促上阵,大谈起古文字来。有时候它可能给人一种错觉,以为通过文献学可以给越来越没有生气的哲学史研究提供出路。 其实不然。文献学可以为哲学史研究提供更多资源,但哲学史作不好绝不是由于这种资源贫乏所致。而以为文字训诂可能代替义理探究更是一种误会。胡适称阮元的方法为“剥皮主义”:“阮元是一个剥皮的好手。他论性,论仁,都只是要把一个时代的思想归还给那一个时代;都只是要剥去后代涂抹上去的色彩,显出古代的本色。”[16]这用来治思想史也许可行,用于哲学史的话,把抽象的观念还原为原始的经验事实,还有哲学存在吗?王国维就说戴、阮,“其说之幽元高妙,自不及宋人甚远”。“自汉学盛行而学者以其考证之眼转而攻究古代之生命道德之说,于是古代北方之哲学复明,而有复活之态度。戴、阮二氏之说实代表国朝汉学派一般之思想,亦代表吾国人一般之思想者也。此足见理论哲学之不适于吾国人之性质,而我国人之性质,其彻头彻尾实际的,有如是也。”[17]所谓“实际的”也就是经验的,它是否代表国人难说,但说汉学之特征则甚确。太炎既精汉学,也通哲学,故能分辨事实与义理之不同:“按校勘训诂,以治经治诸子,特最初门径然也。经多陈事实;诸子多明义理(此就大略言之,经中《周易》也明义理,诸子管、荀也陈事实,然诸子专言事实,不及义理者绝少)。治此二部书者,自校勘训诂而后,即不得不各有所主。此其术有不得同者。故贾、马不能理诸子,而郭象、张湛不能治经。” [18] 考据与义理,或汉学与宋学,其实不能相互代替。汉宋之争,本是经学内部争夺道统解释权的争论,但它曲折地演化为今日的思想史与哲学史之争。哲学史强调自己才能把握民族精神文化的精华,如新儒家;思想史则坚持自己才了解思想的历史状况,后者要为读者提供可信的历史。[19]就哲学史而言,应该恪守自己的界线,即提供对有哲学价值的思想内容的阐释。至于多大程度说明思想的历史状况,则是边缘性的工作。如果要坚持与历史学家一争高低,对哲学的事业来说将是缘木求鱼。由于自身对哲学本身缺乏自信,从而陷入追求文献知识确定性的陷井,结果便是断送哲学史研究的前途。
    4、“空谈心性”
    空谈心性本是清代汉学中批评或鄙视宋学的一种说法,它包括指斥心性之学缺乏经典文献的依据,以及局限于精神世界、从而没有经世致用的作用这两层意思。心性之学是宋学的主题,它是否是上述意义的“空谈”另当别论。这里我借用来指当代的哲学史研究在讨论宋明理学时的一种言述风格。“空谈”指相关的诠释缺乏现代意义的哲学思考特点,即可理解性及普遍性。它不是错,而是难理解。问题与现代新儒家的工作有关,汉学不讨论这种问题,因而不大会有这种毛病。 宋明理学是现代新儒家的思想基地,李泽厚说它是现代的宋明理学,没有错。新儒家强烈反对从胡适到马克思主义的经验主义及唯物主义倾向,着重阐明中国哲学中关于人的精神境界问题。牟宗三说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它没有西方式的以知识为中心,以理智游戏为一特征的独立哲学,也没有西方式的以神为中心的启示宗教。它是以‘生命’为中心,由此展开他们的教训、智慧、学问与修行。这是独立的一套,很难吞没消解于西方式的独立哲学中,亦很难吞没消解于西方式的独立宗教中。但是它有一种智慧,它可以消融西方式的宗教而不见其有碍,它亦可消融西方式的哲学而不见其有碍。”[20]可以“消融”很难说,但不被“消解”则信然。牟宗三用哲学的观点精心诠释宋明理学,可以视作为这一诊断提供的证明。牟氏在这一领域的成就为学界公认,他不仅比经验主义的看法高明,也比冯友兰理性主义(实在论式)的理解另有见地。但这种诠释仍然在方法论上留下值得我们进一步推敲的问题。 作为“生命的学问”的宋明理学,其主题心性之学是研究道德生活的内在体验问题。它有一大堆专门辞语用以摩状相关复杂的精神结构。这类辞语有别于那些描述自然、社会或历史的形而上的哲学范畴,即其含义缺乏客观的可验证的特征。如心、情、性、命、诚、天理人欲、已发未发、居敬、主静、定性、中和、慎独、天地之性、德性之知,等等,表达的是内在的道德生活经验。这种经验的沟通,有一前提,就是交流者同处于特定的共同体中,往往是思想家及其学生或崇拜者所构成的生活圈子,才能一起“展开他们的教训、智慧、学问与修行。”离开相关的生活圈子或者缺乏相应的精神信仰,这些观念的交流就会变得困难。同是宋明儒学,心、理两派就无法一致。清代汉学,对这种经验不仅陌生、甚至自觉抗拒。现代新儒家与宋明儒者生活的距离,相差更有天壤之别。即使我们相信新儒家确有遥契先贤的心灵,如何把这种精神经验用现代读者可能领会的言述方式将其表达出来,便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通观牟氏关于宋明理学的著述,其诠释策略大致有两条:一是借助康德哲学的理论框架,为宋明理学的思想形态进行定位;一是在理学的系统内,用理学原有的或仿理学的话语,作重辨道统的工作。在“会通”康德与理学时,牟氏在康德的二元体系中,抓住本体、信仰、道德、宗教、自由这一面,而非现象、知识、科学、理知、自然一面,并用前者界定理学的主旨。同时又判定康德只有“道德的神学”与“道德底形上学”,而宋儒则成就了“道德的形上学”。良知就是“知的直觉”,在康德是神才拥有的能力,在儒家则信赖其为人具有的德性。虽然我们肯定这是有很高价值的说法,但只能在很抽象的层次作这种比较才有意义。因为康德重视价值问题,其见解也是通过“知解”(牟的用语)的方式分析出来的,与宋儒的具体言路不可能对上号。因此在诠释宋儒的专门辞汇时,他离开康德,创作了像呈现、坎现、玄智、逆觉体证、直贯系统、无执的存有论、即存有即活动、超越的本心,等等术语。这类辞汇,其实并不比理学固有的范畴更好懂。牟氏批评冯友兰的哲学史抄录多而解释少,是因为冯不懂。牟的解释是增多了,但他自认为弄懂的东西,是否读者也有同感,可能也成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心性是意识现象,对意识经验进行分析,概念或语言分析可能不是合适的工具。 责难牟宗三给我们留下问题并不公平。但牟宗三上世纪末在中国哲学界造成的影响,却可能导致这种言述方式在其追随者或模仿者那里复制开来。那可能是一个特定圈子里通行言语的泛滥,动不动就说谁也说不清楚的“功夫”问题。有人可能会说,西方海德格尔也不是人人能懂的,这无损于他的伟大。我想说,如果中国有太多写中文的海德格尔的话,保证是哲学的灾难。 上述立场优先、范畴错置、以考据代义理及“空谈义理”等现象,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些问题如立场优先、范畴错置,是这个领域的普遍问题。立场优先是中国传统在西方文化压力下的一种不得已的反应,不管持什么立场,共同点都是为重塑中国文化。而范畴错置正是在文化比较之初单向理解难以避免的问题。只是在文化的交流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就应当进入互为主体的解释阶段。但问题迟迟未得到人们正视。而夸大考据与“空谈义理”的问题,则同不同思想背景的学派相联系,与前者比,后者实属哲学内部的问题,然而,它给哲学史发展造成的这种偏向,可能对哲学创作是一种不利因素,因为它对哲学论证的有效性缺乏应有的反思。哲学史研究的问题可能远不只这些,但这些问题是内在性的,现在把它提出来,只是为进一步的检讨开个头。 这些问题的后果是:哲学史或者是与传统思想缺乏内在的关联,有时候不管你对它是批评还是表扬,都与传统无关;或者是缺乏哲学探索应有的魅力,哲学不是智力而是浅薄的概念游戏。这样的哲学史著述,如何能够激发读者对哲学的想象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