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老子生平三考(7)

之三:李耳得名“老子”考 
    一、
    众所周之,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而为何得名“老子”?而且,《道德经》又名为《老子》?对此,史学界说法不一,这成了一大历史之谜。
    现将在这个问题上的几种现成说法甄别如下:
    一是“长寿说”。因为李耳长寿,故被称为“老子”。
    李耳的岁数有多大?孔子曾说:“窃比于我老彭”。古传彭祖寿高八百,老子与之齐名,看来岁数确实不小。司马迁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三百余岁,以因修道而养寿也”。又,汉郑玄注《礼记·曾子问篇》说:“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也。”可见,李耳长寿,当属无疑。
    此说虽然有理,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特别在先秦的那个时期中,人生七十,便视为“长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而孔子也有七十余岁,当在长寿之列,却为何不见其有“老”字之说?
    应该说,不独李耳,先秦百岁之人可能大有人在,而这些人却未见于“老”字,也未见于书载,这又是何故?
    故“老子”以“长寿说”得名,值得商榷。
    二是“耆老说”。因为李耳在部落为“耆老”,德高望重,故被称为“老子”。
    梁启超认为,原始社会的“巫史”多由耆老担任。据《后汉书》、《华阳国志》所载,西南少数民族中有“耆老”,他们是各个部落的长老兼巫师,享有很高的威望与权力。故认为“老子”得名,源自德高望重的“耆老”。
    此说,可见李耳西出函谷关后,确实到了四川,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活过。但是,说李耳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当过“耆老”,则不可信。
    故“老子”以“部落耆老”得名,可能欠妥。
    三是“姓名说”。认为李耳本姓“老”,故被称为“老子”。
    对此,如廖海庭说:“先秦诸子中,孔子姓孔,墨子姓墨,余可类推。独老子姓李,不曰‘李子’而曰‘老子’者,‘老’‘李’一声之转,‘老子’犹‘李子’也”;高亨亦曰:“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矣。……周秦旧籍,若庄、荀、韩非、《吕览》、《礼记》、《国策》等,于孔、墨大师皆举其姓,独老子则称老聃而不称李聃,称老子而不称李子,明见老子原姓老矣。”
    此说显得有些奇怪。因为通观史籍,举国内外,似乎未曾见到过有“老”姓之人。故尔普天之下,唯独李耳姓“老”。这岂不感到奇怪?而且,纵有“一声之转”则只表现在口头上,然而在文字上也表现如此,这就令人不解了。
    故“老子”以“老姓”得名,实无根据。
    四是“尊称说”。认为李耳受人尊敬,故被晚辈和后学者尊称为“老子”。
    有人认为,晚辈和后学者在老年人面前,特别在德高望重的老年人面前要恭顺,要毕恭毕敬,同他们说话,绝对要禁止直呼其名,而呼唤他们时要使用尊称。因此认为,“老子”是晚辈和后学者对李耳的尊称。
    道理虽然如此。但是,晚辈和后学者对老年人,特别是对德高望重的老年人的尊称,必须要加以姓氏,方能有所区分。比如,儒家门徒谓孔丘为“孔子”,等等。如果不是这样,在尊称上含糊其词,相反,达不到尊称的目的。比如,当在尊称“孔丘”的时候,只言“子”。那么,这个“子”是谁呢?特别是在没有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这种说法,怎么也是令人不可明白的。如此,便使“尊称”就显得毫无意义。
    故“老子”以“尊称”得名,逶实片面。
    除此之外,还有以“神仙”说而得名的“老子”。此说,无非是历史上对老子的“杜撰”和“神话”罢了。故不必多说。
    然而,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不是“老子”得名之由来。而李耳之所以得名“老子”,是因了“密传说”的缘故。因此,笔者今天提出“老子”得名之第五个理由,这就是:老子思想的“密传说”,使李耳得名为“老子”。
    二、
    所谓“密传说”,就是婉约的、秘密的表现出了在“《道德经》思想”传承之中的一种不公开的、但又点到自明的关系。这种关系,就表现如“老子”与“孙子”在“血统”关系上的一种“暗喻”。
    此说是否有理?
    要了解这个“密传说”,就必须了解老子是否有“保密”的思想及其“保密”的东西。
    对此,答案是肯定的。
    《道德经》明确的指出:“国之利器不可示人”。这就表现出了《道德经》的“保密”思想。
    那么,《道德经》“保密”了哪些东西呢?
    概括的说,就是“保密”了“柔弱胜刚强”思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武术”、“武学”思想。
    因为,《道德经》说的“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其中,“国”,无疑的,为动词,就是指的“兴国”、“立国”、“保国”、“卫国”之意;“国之利器”,就是指的“柔弱胜刚强”这一“思想武器”。故尔,在老子看来,这“国”之所在表现在:一是只有统治者做到“无为”,实现“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方才可能“顺应民心”,止息社会的“武”、“戈”,出现上下“同心”、“同德”的局面,促进对社会历史的推动、发展,实现“兴国”;二是只有统治者,以“不争”为“争”,方才能够使国家保持得更加长久一些,实现“保国”;三是只有统治者“顺应民心”,做到“民心无敌”,方才能够面对强敌而使国家巍然不动,实现“卫国”;四是只有做到以“柔弱胜刚强”,即以“武术”为物质批判武器,注重条件和时机,方能取而代之统治者的地位,实现“立国”,等等。这些,就正是老子要“保密”的根本东西。
    显而易见,上述这些思想,如果不保密,李耳就会惹来杀身之祸,并且就会使《道德经》不可能流传到今天。
    那么,《道德经》是怎样进行“保密”的呢?
    笔者在《“道德经”本质上是一部“兵书”》一文中就明确指出,《道德经》的“保密”,主要表现为“几多几少”:一是讲哲理多,命题少,甚至于开篇就将“柔弱胜刚强”与“刚强胜柔弱”命题隐去了;二是讲“柔弱胜刚强”的事例多,理论少;三是讲武术理念多,方法少,甚至将武术众多打法法则隐去了;四是讲“以德治道”多,“武术”少。这几多几少,加之行文无序,又书以韵文体形式,故使人难以把握《道德经》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至于命题与论证之间的关系也就看不明白了。故谓“《道德经》,五千言,玄而又玄”之说,正起于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