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老子生平三考 (6)

四、老子修道的“秘传性”使得“中国道教”出现 
    笔者认为,老子在荣德山形成了《道德经》思想,而在峨眉山修道。
    那么,老子是否到过峨眉山呢?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因为,峨眉山地处青神以南,位于川西南。从地图上看,它与荣德山几乎同在一个纬度上,而从两山相距看,行程约百余华里。故峨眉山也应该是周荣公之封地。如此,老子也就必然会去峨眉山。同时,荣德山山顶不过三亩之地,如果老子要开道埸、授弟子,就显得十分狭窄,相反,峨眉山山高地阔,就完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据《峨眉山志》记载,峨眉山位于今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居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据沿峨眉河流域出土的新石器、柏香林青铜器、石岗村汉代铁制农具和石雕田塘模型等众多文物证明,早在公元前21世纪,峨眉山人已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生活和劳动。正是峨眉山的这种良好的生存环境,才使得老子在峨眉山修道、创道。
    那么,老子修的是什么“道”呢?
    如上所述,老子基于阴阳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认识到社会就是由“刚强”和“柔弱”所概括出来的矛盾统一体。其中,“统治者”及其“统治基础”表现为“刚强”,而“被统治者”,特别是“百姓”则表现为“柔弱”。在“刚强”和“柔弱”之间,“刚强胜柔弱”是绝对的,而“柔弱胜刚强”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由此,老子揭示出了社会武、戈不息的本质。老子认为,要止息社会的武、戈,统治者只有实行“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方才可能。而要实现这种政治,就要使统治者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社会认识:一方面,统治者要自觉的认识到“柔弱”是能够战胜“刚强”的;另一方面,统治者要自觉做到“忘我”、“无私”。这正如老子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有了这些认识,方才能够与百姓的立场一致,做到“以百姓心为心”、做到“有德司契”,实现“无为而治”,从而推进社会的进步。从中,也方才能够使统治者“无为而有为”。
    而从中,就体现出了老子修道的主要内容。这就是:一是缔造“武术”。为社会,特别是百姓提供物质批判的武器。以期实现“以武制武”的目的;二是传播“德治”思想。特别是要通过对“德”的修为,做到“德高道高”。以期实现“止戈为武”的目的。
    据笔者盘破门师传,老子在峨眉山九老洞修道。其间,就缔造出了以“狗脚猴手,虎背熊腰”为形体的 “盘破”武术拳法。从而使老子成为了中国武术之鼻祖。同时,老子又是中国修行道学之鼻祖。
    可见,老子的“道”,它不是讲对“天”、对“地”、对“自然”的崇拜,不是讲对“图腾”的崇拜,不是讲对“神”的崇拜。而是老子基于“阴阳”观和“辩证法”思想,以及“柔弱胜刚强”的精神而表现出来的“武学”的品质。老子的这种思想,无疑的,对自然、对社会具有积极进取的革命的本质。
    然而,正是老子站在“柔弱”的立场上而对“刚强”的叛逆,并提出“德治”而对“王道”,以及“霸道”、“暴政”进行批判,故老子这种态度和立场是不可能被周王室的统治者所接受的。这样,老子从荣德山回来复命后,辞官不做,而再出函谷关,上了峨眉山。
    老子在峨眉山修道,并创立了“道学”。这就应了梁启超所考证的“老子在西南蛮夷地区当过‘耆老’”之说。但是,在笔者看来,老子不可能“直接当过”西南少数民族部落中的“耆老”。而是老子“坐阵”峨眉山,统率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民族、各部落,而实际有了“耆老”之名,和“耆老”之实。
    为什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老子有此至高无尚的地位?
    原因在于:
    其一、老子有显赫的身份。
    老子到西南是“奉命”而来的,无疑的,在“蛮夷”眼中,老子就是周王室派往西南的“特史”,是“天朝”的代表。故对老子的尊敬,就是对“天朝”的尊敬。由此,老子成为了“天朝”权力的象征。
    其二、老子有饱学的知识。
    老子知识广博,特别是,老子既会“占卜”、“风水”等学,更会“周易”。这就更令“蛮夷”崇拜。由此,老子完全就成为了“蛮夷”眼中的“神”。
    其三、老子有武术。
    老子创造出了以“柔弱胜刚强”理论为基础的“盘破”武术,故在武打上完全能够做到“以艺服人”。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八方“蛮夷”来朝敬峨眉山,和修道,从而老子成了不是“耆老”的“耆老”。并把“道学”以个人修行的方式,和门规性的、程式性的方法,传播开来。
    老子的道学,在峨眉山发源,最先,流传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之后,再流传于蜀国,最后,才传入中原地区。
    然而,当老子的“道学”传入中原的时候,就不得不采取“秘传”的方式,和打上“宗教”的色彩。
    为什么?有史为证。
    表现为:
    其一、《道德经》保密。
    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指出:“国之利器不可示人”。这就表现出了《道德经》的“保密”思想。也就是老子要保密“武术”、“武学”的思想。
    其二、中原“隐士”出现。
    在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士”的阶层。但是,“隐士”的出现,笔者认为,它最早出现于西周末东周初的时期。这与老子的“道学”流入中原的时期相吻合。
    而“隐士”是些什么人呢?这主要就是中原的“兵家”、“纵横家”。
    比如孙子。
    据苏州孙子兵法网记载,孙子曾有两次隐居的历史:
    一次是公元前523年孙子离开老家乐安,来到了吴国,即今江苏中部、南部一带。他奔吴后,在今苏州的穹窿山“辟隐深居,十年面壁,潜心著述”。成书《孙子兵法》。
    二次是公元前483年孙武又过上“辟隐深居、著书立说”的生活。
    又如鬼谷子。
    史载,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再如陆通。
    古籍中记载:春秋楚昭王时期(约公元前523年~前489年),“楚国名士陆通入蜀来峨{峨眉山}结庐耕食隐居”。
    可见,陆通不仅是隐士,而且,从中可知,隐士所“隐”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了。
    所以,老子“坐阵”峨眉山行“耆老”之实,和在中原隐士的出现,这些事实表现,老子与“蛮夷”、百姓、“隐士”之间,就实际上存在着“教主”与“教民”的关系。正是如此,老子的“道学”就实际上成为了“道教”,于是,才有了“中国道教发源于四川峨眉山”之说。
    五、历史佐证
    佐证之一:“武术”、“武学”发端于老子及其峨眉山。
    一是据《吕览》记载:“蜀人尚武,巴人好剑”,“蜀人善戈,巴人弄剑”;又说:“贵人好武,善使铁棍”。又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四川的北部民族以棍术见长,成都地区以善拳为主,川东地区以剑术为最。
    二是在老子“盘破”武术出现之后,它直接派生出了地处青海湖边的道家武术“神意门”、地处天山的道家武术“形意门”、地处天山的道家武术“太极元功”。
    三是在老子“盘破”武术赖以的“柔弱胜刚强”的打法理论出现之后,中原兵家、纵横家以之与“集团战争”的实践相结合,产生出了《孙子兵法》、《鬼谷子》等巨著。
    佐证之二:张道陵自奉老子为“教祖”。
    张道陵,本名张陵,生于公元34年,卒于公元156年。东汉沛国丰邑人。道书载:张道陵7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他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永平二年(59)以直言极谏科中,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时年26岁。因素志于黄老之道,见世风日下,不久遂弃官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汉章帝、和帝诏征皆不就。后与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诉流至云锦山(今龙虎山),炼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汉安元年(142)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创立了道教“五斗米道”。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廉耻治民,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撰《老子想尔注》阐扬道教教义,称“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永寿二年(156),以盟威都功诸品经箓、玉册、剑印付子衡,与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123岁。而且,据历史传说,张道陵会剑术,武功深厚。
    故从张道陵会“武术”,和“不喜施刑罚,廉耻治民”来看,他无疑的是老子道德思想的传承人。
    但是,目前史学界依然认为,只有东汉张道陵创“五斗米教”,中国“道教”才“正式”出现。
    这里,笔者置疑:既然张道陵“尊老子为教祖”,其在中国“道教”发端的问题上,不敢以“教祖”自居,而进行了自我否定。那么,为什么人们还要紧紧抓住“张道陵创中国道教”这个问题不放手呢?显然,这是不懂老子的“道学”为何物所致。
    佐证之三:据记载,峨眉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圣地。从东汉以后开始,出现“道”、“佛”杂居。明末清初,道教才全部退出了峨眉山。
    佐证之四:荣德山,即老君山,从来就是道家“修真”之地,至今香火不断。
    一是据清代乾隆《威远县志》记载:“大老君山,上有老君祠,修道石崖14所。有池,古开千叶莲”。
    二是唐宋时期,有陈抟老祖在此修真。据《威远县志》记载:“相传唐末五代道士陈抟老祖曾在老君山修真,故老君山又名‘希夷山’{宋太宗赐号陈抟为希夷先生}”;
    三是历代文人墨客在荣德山抒发对老子的怀念。
    四是时至今日,不少海内外华人都崇敬威远老君山,其老君祠中香火不断。
    综上所述,尽管上述这些说法因历史久远、资料匮乏而显得扑朔迷离,但是,威远县志所记载的“老君山为周武王封周荣公之地”和老子到荣德山“占地脉”这些事实,应当说,是可信的。正是如此,老子在荣德山“悟道”,形成了《道德经》思想,此后,老子在峨眉山创立道学和道教,就有了根据。也应当说,这是合乎情理、合乎逻辑的。因此,“中国道教发源于四川峨眉山”之说,并非是空隙来风、人为杜撰,而是可信的、真实的事实。 (责任编辑:admin)